被激活:
“华夏民族的土地太少了!为了养活亿万子民,必须打出去!”
随着右手挥舞,李正目露精光:
“大明的本土疆域,至少北起北海之畔、南达爪哇群岛,西接西海之滨、东至东洋尽头!这座世界之岛,只能是大明的!”
那疯狂的模样,神似二十世纪某位西方故人……
男儿皆有英雄志,奈何蹉跎泯灭矣!
朱元璋看着一贯油滑的李正,难以置信:
“你小子竟有如此雄心壮志?合着咱之前是隔着门缝看人...把你瞧扁了!”
额……这是被鄙视了?
“陛下,侄儿虽不通兵事,但明白一个道理: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李正继续蛊惑:
“后世大儒曾言:尊严只在剑锋之上,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二十年后,在钢铁大明的坚船利炮下,全世界那广袤土地,都是大明百姓的!”
为了继续坚定大明皇帝发展工业的决心,李正又从背包里取出一个蔡斯双筒望远镜,调试好后,递向朱元璋。
“陛下,请移步门外,看看这望远镜的效果。”
武英殿门口,朱元璋举着望远镜贴近双眼,望向武英门。
举起、放下,再举再放……
面露惊诧,随即阔步急行。
武英门外,朱元璋往东南方向眺望:百丈开外的午门城楼上,禁军官兵面容一清二楚:
“这不邓家大小子吗!”
“这望远镜成本几何?能否大量购入?你小子还有什么好东西,统统给咱拿出来!”
作为大明头号战略指挥官,朱元璋深知,望远镜对前线将领观察沙场局势、调兵遣将的重要性。
李正再次掏出一个小巧物件儿。
“陛下,这是后世指南针,比之大明罗盘更精准便携。”
李正斟酌道:“陛下,这望远镜和指南针,军用级别的…大致二两黄金一套。侄儿建议,不需大规模采购,能配备中高层将帅足矣。”
不等朱元璋询问,李正继续补充道:
“待日后玻璃厂建成,生产出来简易产品,则继续配备千户等基层将领,这样战时损耗也不心疼。”
朱元璋甚是赞同:“爹有娘有,都不如咱自己有啊!”
“你这小子有大才,发展思路稳妥至极,却又颇具前瞻性。大明工业交给你和标儿咱放心,这未来…终究是你们年轻人的!”
朱元璋颇感欣慰:咱的标儿本就擅长治国,上天再派李正相助,双剑合璧,大明无忧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