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想起牛痘发现过程,朱元璋颇为感慨:
前世伯仁外孙(朱雄英)因痘症早夭,现在常家家兵又发现牛痘……
真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啊!
“咱己经将病牛安置在城外皇庄了,常老倌一家老小也在那里。”
李正听闻那病牛症状,心中大定: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陛下,侄儿请求挑选年轻御医,随我一道进行牛痘采集等工作。”
朱元璋若有所思。
“想必还有下一步计划吧,一同说出来!”
“侄儿想着,天花预防……乃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而牛痘采集、试验、推广事宜,非侄儿一己之力能完成的,必须有专门的官办机构来推进。”
李正准备借鉴后世经验,建立大明自己的防疫体系。
“所以先从太医院调集年轻御医,一来精力旺盛、虚心好学…作为帮手再合适不过!”
“二来以这些年轻太医为骨干,设立大明防疫院,统筹管理大明全境牛痘接种事宜。”
“具体负责理清接种标准、培训医官、建立地方分院、分发疫苗,并搭建疫情监测响应体系。”
“最后,当这些御医积攒充足经验后,再编写《牛痘接种手册》,通过里甲长分发至各村,鼓励乡民自学自种。”
一旁朱标笔锋落下,复盘着李正的提议:
“简而言之,便是防疫院研究牛痘、监测疫情,指导乡民接种?”
李正面露诧异:
标哥可以啊!这总结归纳水平,在后世高低是个领导大秘!
“殿下总结得很到位!”
天花治愈之功近在眼前,老朱也难得大方一回:
“依咱看,防疫院院使暂定正六品,且兼任太医院院判。”
“告诉那些年轻人,官职摆在这了,是骡子是马,给咱拉出来溜溜!”
……
次日,为表示对牛痘研制的重视,朱标亲自前往太医院进行选拔。
“先前池州疫情,想必各位都清楚!”
“安邦侯力挽狂澜,以异界之术成功治愈天花,这泼天功劳…尔等就不羡慕?”
话音落下,众御医面面厮觑,不禁暗叹:
怎么会不羡慕?
都特么快得红眼病了!
可咱们祖坟又没冒青烟,从哪儿偷那神术去啊!
感受着御医们不时瞥来的目光,李正腰杆梆硬。
“咳咳!本侯有一天花预防之法,只是缺些人手……”
闻言,太医院院使郝布辽两眼放光:
“安邦侯此言当真?”
“殿下在此,本侯还能骗你们不成?”
“甚好,甚好啊!您看……老夫咋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