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好大儿话里话外的认可,老朱顿时支棱起来。?晓*税~C·M,S_ ·追^嶵·歆/漳′节~
“人人心里有杆秤,相比前元,老百姓还是认咱朱家江山的!”
“那为何当下,一贯宝钞换不来一两银子呢?”
“咳咳...这个...”
不理被噎住的老爹,朱标继续讲下去:
“归根结底,老百姓越来越不信任宝钞,越来越不认可咱们朱家的信誉。”
听到这大逆不道的话,朱元璋炸了毛:
“你放屁!赶走北元鞑子的是谁?让老百姓免受战乱之苦的是谁?”
“都是咱老朱!大明百姓凭啥不信任咱?”
看到老朱这般激烈的抵抗情绪,朱标越发觉得,货币改革势在必行:
若是弃之不管,岂不是给子孙埋了个大雷?
稍有不慎,就能将朱家江山炸的粉身碎骨!
“父皇,那为何宝钞禁兑金银,为何赋税拒收宝钞?”
“不同样是您的钱吗?”
一顿连消带打后,老朱成功被逼到墙角。
扭头示意徐观退下后,殿中只剩父子二人。
朱标索性火力全开:
“您自己都不认可宝钞等同金银,又怎能强制百姓认可?”
“咱...咱又不是贪图享受,这不是财政困顿,军事民生都要用钱,才出此下策嘛!”
被好大儿一通怼,老朱难得露出委屈表情。-墈?书`君¨ ?追?罪·歆,蟑*結-
“儿臣并未反对父皇的做法。”
“征北元、修中都、济民救灾...耗费巨大,而国库又空虚不堪......”
“换做是儿臣,就算明知滥发宝钞是杀鸡取卵之法,也得硬着头皮干下去。”
亲历政务己有两年,经过尔虞我诈的朝堂洗礼,朱标逐渐意识到:
诸事不能单纯以非黑即白、非对即错来判断,还要充分考虑决策背景、国力基础......
一项决策放到十年前,可能无比英明。
但照搬到十年后,则会愚蠢不堪。
“不过,目前宝钞之法弊端己现,若再不加以改良,不出十年...便会成为废纸啊!”
老朱在这方面颇有自知之明,连忙厚着脸皮向好大儿讨教:
“那标儿你说该咋办?总不能坐等民心尽失吧!”
脑海中闪过《货币战争》相关片段,朱标缓缓出声:
“禁兑金银也好,赋税拒收也罢。”
“影响百姓认可的前提,是宝钞与金银不能自由、等价兑换。”
“而不能等价兑换的根本原因,是朝廷现银、铜钱储备...接近于零!”
朱元璋此时暗翻白眼:
这不废话嘛!
若不是缺银子,咱脑子能被驴踢了,用宝钞搜刮百姓那仨瓜俩枣?
“嘿嘿,父皇也不必惭愧。^w\a.n\o¨p+e~n¨.?c-o!m!”
“话说后世有位统治者,跟您一样做法,发行了个叫...叫什么金圆券的东西。”
“然后呢?和咱一样,透支百姓之力,用于外御其辱、建设国家?”
“额...发行的第二年,政权就垮台了。”
老朱瞪大牛眼,倒吸凉气:
“一年...垮台?这是做了何等人神共愤的腌臜事?”
“假如...十贯宝钞,连一个馍馍都买不起,您猜老百姓会怎么办?”
听懂缘由后,老朱脊背蹿起阵阵凉意,苦涩道:
“是啊,老大不笑老二啊!”
“看来这宝钞,是非改不可了。”
终于将老朱说通,朱标松了口气:
不枉绕这么大圈子。
“父皇,儿臣以为,这改革的根源,还得从现银储备入手。”
“如何入手?难不成能凭空变出银子来?”
“还真能凭空变出来!”
老朱连忙上手,摸向好大儿额头:
这也没犯热症啊,咋说开胡话了?
“父皇,之前天德叔提过一嘴,儿臣觉得有搞头!”
嗯?
徐天德这王八蛋,什么时候学的歪门邪道?
敢给咱的标儿下降头?!
“咳咳,标儿啊,爹知道你想替咱分忧,但是...银子咋能无中生有啊?”
感受到老爹关爱智障般的眼神,朱标哭笑不得:
“您想哪去了?”
“天德叔说异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