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77章 除夕宴正欢

等到再次从醉梦中醒来,己至除夕之日。?a.b\c_w+x·w+..c¢o_m*

应天城寒冽的空气里,隐隐弥漫着爆竹的硝烟味儿。

“福字倒着贴,那中国结,挂廊柱最显眼的地方!”

曹国公府庭院中央,李正撸起袖子指挥着。

“还有这小灯笼,树上、假山上...但凡能挂的地儿,都给本侯挂满喽!”

李景隆裹着厚实的裘皮,捻起一个巴掌大的塑料灯笼,眯眼细看:

“此物…非纸非纱,当真能悬挂?”

“当然!”

顺手塞一把小灯笼,李正催促道:

“别干杵着,搭把手!把这串挂那棵梅树上去!”

李景隆撇撇嘴,虽然觉得有失身份,却又按捺不住好奇,只能慢吞吞朝梅树走去。

下人们更是忙碌得脚不沾地:

一米大小的洒金“福”字倒贴在照壁上,精巧的中国结悬垂于廊檐下,无数小红灯笼点缀在枝桠间......

平日肃穆的国公府邸,此刻显出几分活泼喜气。

妆点快完工时,府门方向传来脚步声。

“哈哈,府上好生喜庆啊!”

看见来人后,李正连忙抬起手腕。

“哎呦,这都快酉时了,老梅快走!”

油门一踩,厢货首奔宫门而去。,2?0¢2!3!t*x·t,.+c/o?m¢

暮色降临。

太和殿里,家宴气氛正浓。

朱元璋端坐上首,身着明黄常服,难得卸下帝王威严。

马皇后坐在身侧,看着儿孙满堂的场面,眉眼充满温和。

下方,太子朱标与西弟朱棣低声交谈,爽朗笑声时不时传出。

朱樉、朱棡凑在一起,虽因前日之事,心中仍有疙瘩,但在老朱面前,只能维持着恭敬。

只是眼神偶尔掠过某处时,带着丝丝复杂。

老五朱橚、老六朱桢等稍年幼些的皇子,则毫无拘谨之色,正凑一堆品尝着新制点心。

而宁国、临安等几位帝女,一同围坐在马皇后下首,叽叽喳喳间,笑声清脆悦耳。

至于安庆公主...则依偎在李正身侧,时不时偷眼看向身旁的情郎,小脸上满是红晕......

看着儿孙满堂、承欢膝下的热闹场景,一股满足感填满朱元璋的胸腔:

三十年前,他还是食不果腹的放牛娃:父母兄长接连饿死,只留自己孑然一身。

那时的除夕,只剩寒冷与饥饿,充满孤独与绝望!

三十年后,身侧陪伴着共历风雨的贤妻,膝下环绕着血脉相连的儿女。

什么千秋霸业、万世之名,在此刻,都比不上触手可及的温暖幸福......

收回思绪后,朱元璋留意到坐在安庆身边的李正:

这个来自后世的年轻人,为大明带来难以想象的财富,也带来革新与变化。-狐/恋¢文′学+ !唔+错!内?容^

这小子虽有些疲懒油滑,但难得对安庆一片真心。

此刻看着女儿幸福的小模样,老朱也悄悄伸出手,轻轻握住自家媳妇。

马皇后微微一怔,随即反手握紧。

夫妻二人相视而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在美酒佳肴的催化下,殿内气氛愈加热烈。

“皇兄,别光顾着吃!该行酒令了!”

临安公主笑着起哄,矛头首指太子朱标。

朱标无奈一笑,只得应战。

一时间,“飞花令”、“击鼓传花”等游戏轮番上演,殿内热闹非凡。

朱樉、朱棡也暂时放下了心结,参与到兄弟间的斗酒玩笑中,气氛融洽。

角落里,安庆公主拉着情郎,小声分享着宫中趣事,李正则不时为未来媳妇剥着果皮,动作自然体贴。

此时,朱元璋站起身来,声音洪亮:

“都把酒倒上!愿我朱家团圆安康,愿我大明江山永固!”

“满饮此杯!”

满殿之人,无论长幼尊卑,齐齐举杯。

“愿父皇母后福寿安康!愿大明江山永固!”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正是进献新年贺礼的吉时。

“父皇,母后,新春吉祥!”

朱标率先起身,捧上一个紫檀木匣:

里面是一方白玉镇纸,寓意着江山永固。

朱元璋含笑称赞:

“标儿有心了!”

接着是诸皇子公主:

不想错过《双穿大明:家祖曹国公》更新?安装14看书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