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平整之后,是水稳层的铺设:
大量的碎石和粗砂被牛车源源不断地运来,倾倒在平整好的路基上。~晓.说·宅, ·庚`新+嶵\全-
随后,数组汉子用铁耙将材料均匀摊铺开。
紧接着,数十头裹蹄健牛拉着巨大石碾,在铺好的碎石砂层上来回碾压,形成一层坚硬、密实、透水的基础。
“洒水车跟上!”
随着管事一声令下,几辆装着巨大木桶的牛车被推到碾压过的水稳层上。
另一组汉子用木瓢舀起水,均匀泼洒在碎石砂层上。
紧接着,石碾再次启动,在湿润的碎石砂层上反复碾压......
来回几次后,最终形成一层坚硬如铁板的坚实基层——水稳层!
水稳层养护数日后,便轮到最核心的环节——混凝土路面浇筑:
龙江水泥厂,一袋袋水泥被装上重型牛车(车轮包裹厚铁皮),在商行护卫的押运下,沿着临时便道,成长龙般地驶向工地。
随车而来的,还有筛洗干净的河沙、大小均匀的碎石。
工地沿线,数十个巨大的搅拌点均匀分布:
每个搅拌点都挖有一个浅坑,坑底和西壁用厚实的木板加固,形成简易的搅拌池。
旁边堆着小山般的水泥袋、沙堆和石料堆。
“开——工——!”
随着各处管事一声令下,搅拌点陷入忙碌:
“一组,倒十袋水泥!”
“二组,按方子上河沙!”
“三组,碎石......”
经验丰富的老师傅站在池边,紧盯着干料的混合状态,大声指挥着。?五-4¨看_书\ ^已.发′布\罪¢辛?蟑?节^
“加水!慢慢呲!”
十几个精壮汉子,手持宽大的木耙和长柄铁锹,围着混合物开始奋力搅拌!
“用力翻,底下也要搅匀!”
“再来半桶水,就这样!”
随着水份加入,干硬混合物逐渐变得湿润粘稠,随后木耙翻动的阻力越来越大,最终形成均匀包裹碎石的深灰色泥浆。
混凝土诞生!
“出料!”
老师傅一声令下。
混凝土立刻被铁锹铲起,飞快装入木制独轮车斗里。
壮汉们推着满载混凝土的独轮车,沿着铺设好的木板通道,冲向己经支好模板的路基段。
“对准模板,快倒!”
“这边...这边缺料,补一车!”
“赶紧动起来,用木刮板铺平!”
整个浇筑过程行云流水,紧张有序。
随着混凝土迅速蔓延、凝固,土质地面首次被披上坚硬铠甲......
整个秦淮河畔至清凉门一线,绵延数里的工地上:
五千名汉子挥汗如雨,各司其职,一寸寸地铺设着这条改变大明交通格局的通天大道!
......
清凉门外,一段刚完成水稳层铺设的路基上,几个穿着普通棉布短褂的身影缓步而行。/幻!想,姬′ *芜!错\内¨容′
为首一人气质儒雅,正是微服私访的大明太子朱标。
他身后跟着的,是同样身穿便装的李正。
目光扫过热火朝天的工地:
坚硬如铁的水稳层,由近及远、不断延伸的平整路面,以及汉子们搅拌摊平混凝土的忙碌场景……
这位太子眼中闪烁着震撼和欣慰。
走到一处初步整平的混凝土路段旁,朱标停下脚步。
几个汉子下意识抬头,瞬间觉得一股压力靠近,又赶紧低头干起活来。
朱标的目光落在离他最近的中年汉子身上:
这汉子身材不高却异常敦实,黝黑皮肤上沾满灰泥。此时正弯腰,用短柄木抹子仔细收着路面边角。
“这位老哥!”
朱标带着一丝乡音,开口道:
“歇口气儿,喝口水?”
闻言,那汉子首起腰,抹了把脸上的汗,些局促地看着眼前身穿粗布、但气度不凡的贵人们,连忙摆手道:
“不敢当不敢当,这点活计不累!”
朱标笑了笑,递上一个装满凉茶的竹筒:
“天热,喝口水润润嗓子...看兄弟手脚麻利,是干惯这活计的?”
中年汉子犹豫了一下,接过竹筒连声道谢后,脸上的局促少了些:
“回贵人的话,小人王老五,以前是做盖房子、搬砖和泥的力气活的,可没干过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