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了,还问我干甚?!
我能说不是?
还想不想要脑袋了?
“陛…陛下英明,工部确实无力经营二厂……”
这话如同响亮的耳光,狠狠抽在文官清流的脸上:
自己这一帮人跟恶狗似的,在前方疯狂争斗抢食…结果后方老窝却起火了?
这特么找谁说理去!
“不过……”
朱元璋露出满意神色,随即话锋一转:
“商暠他们说的,也不是全无道理。”
老朱目光扫过勋贵班列:
“这厂子赚的银子确实不少,比田赋快得多!”
“所以民间有怨言……咱也不能完全装聋作哑。”
勋贵们的心又提了起来:
上位这是又要整什么幺蛾子?
“这样吧,厂子还是你们自己管着。但……”
朱元璋顿了顿,随后下达政令:
“自即日起,大明商行下辖之玻璃厂、异珍阁、水泥厂,其商税…由原定之三十税一,提至十税一!(税率10%)”
“户部!”
“臣在!”
徐观连忙出班。
“回去马上核算,自玻璃厂、异珍阁开业至今,按十税一之新制,应补缴之税款几何?”
“着其限期缴清!不得延误!”
“臣遵旨!”
徐观心头狂跳,这可不是个小数目:
玻璃厂、异珍阁开业一年多,利润惊人…若按十税一补缴,怕是要吐出三西十万两白银!
徐老倌没有丝毫犹豫,立刻答应下来:
这差事虽然得罪人,但也是户部光明正大进账的机会,反正比那虚无缥缈的“收归国有”可实在多了!
朱元璋的目光最后落在李正身上:
“安邦侯。”
“臣在!”
李正立刻出列。
“你管着这些厂子,所以这税要带头缴,还要缴得痛快!”
“让天下人都看看,你们赚的钱…是给国库做了大贡献的,明白吗?”
朱元璋的话,既是命令,也是保护:
高税率的背后,是皇家为这些新事物披上了 “纳税大户”的金身!
交了这巨额商税,谁还敢轻易说“与民争利”、“暴敛私财”?
李正瞬间明白了朱元璋的用意:
老丈人这‘借力打力’招式玩得真溜啊!
既堵住了清流文官的嘴,又为日后全面推行更合理的商业税制,埋下了最重要的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