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抓起靠在墙角的锄头、铁镐,背上家里婆娘塞过来的干粮袋,在卫所营地上汇聚成一股洪流。
“当家的,小心点!”
“省着点吃,不知道要去几天……”
“爹,早点回来!”
卫所中央校场上,很快聚集起黑压压一片人。
没人说话,都在等待千户的命令,等待着又一次不知归期的苦役降临。
“兄弟们,是好事!天大的好事!”
简陋的土台上,千户王守义穿着半旧的武官常服,脸上洋溢着浓浓的喜气。
“大都督府有令:命我等即刻整装,前往淳化镇…挖煤!”
“挖煤?”
下方众人疑惑更深了:挖煤也是苦力活,又脏又累的…算个逑好事?
“对!挖煤!”
王振看出了大家的疑虑,眉飞色舞道:
“但不是白挖!挖出来的煤…是卖给龙江水泥厂的!”
“就是应天城里,那个正铺‘水泥路’的龙江水泥厂…大伙儿应该听说过啊!”
“水泥厂?”
下方人群传来骚动:
龙江水泥厂,还有那专卖稀罕宝贝的“异珍阁”,以及那神奇的“玻璃厂”,这几个词早在应天府周边传疯了。
这些地方可都是聚宝盆呐!
王振趁热打铁,继续喊道:
“大都督府说了,工钱按天结算,高出市面价…整整三成!”
人群彻底炸开了锅。
“三成?千户大人,这话可作数?!”
“贼老天开眼了?”
王振胸脯拍得砰砰作响:
“白纸黑字的契约,怎么不作数?”
“水泥厂那是多大的产业,还能赖咱们这点辛苦钱?”
“说了绝不拖欠,那就是一个铜板都不会少你们的!”
他目光扫过一张张因激动的脸,继续加码道:
“而且,干活地点就在淳化镇…钱多、离家近呀!”
“大伙儿下了工,还能顾着点家里的地头!”
备注1:明洪武十二年,中央最高军事机构为大都督府,而此时大都督空置(名义一把手),曹国公李文忠任左都督(实际一把手),宋国公冯胜任右都督(实际二把手)。
备注2:军余子弟:明朝采用军户世袭制,每户军户提供一名‘正军’服兵役(在编军人),而该军户中‘正军’的男性亲属(父、兄弟、子侄)则被称为‘军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