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城时,走在前面反而意味着生机。
走在前面,逃出生天的可能性反而更大。
于是,那些屯卒只得跟在队尾,被隔绝在核心队伍之外。
虽是一队人马,却又分作一前一后两部分,沿着来时路折返。
……
“大人,是百户大人……他们回来了!”
西南角楼上,负责瞭望城内的一名屯卒,赶忙冲了下去,急切地向李信汇报。
李信几乎是三步并作两步地冲上了角楼,一把推开挡在身前的屯卒,探身向城内望去。
只见城内坊市,正有一行人穿梭其中。
李信不做他想,队伍中的认旗足以宣示来人的身份。
李信一把抓住身旁屯卒的衣领,眼中爆出精光。
“快,去取令旗来!黑边白旗!”
“我们得让城外的人知晓,准备在外接应我军出城!”
“是!小的这就去取!”
屯卒一听出城在即,激动得险些腿软,转身就朝下跑。
本来,李信这一伍驻兵,手里是没有令旗的。
他手里只有认旗。
百户的规模太小,一般都只有一杆供百户武官所用令旗,李煜将之都留在了城外马车上。
不过,抚远县的角楼里却是存放的有。
这东西,县内驻军平常预警示敌,都是必需之用。
有了这些,他便能和城外李义以旗号联系。
很快,屯卒将角楼内的数面令旗捧了上来。
“大人,令旗皆在此!”
考虑到天色,李信从中挑了面黑边白旗。
玄旗,在此时不够显眼,容易与城墙阴影融于一色。
青旗同理。
而且,令旗颜色可让人区分紧急程度。
玄为最,青为次,白为缓。
白色,最适合当下撤出之用。
李信不想让城外的李义误判局势,以为城内己是绝境,惊慌之下做出错误判断。
李信回忆旗号,深吸一口气,手臂肌肉坟起,猛地将令旗伸出墙外!
他手腕翻转,旋旗倒垂,左右摆动三次。
旗面向内,急速在旗杆上缠了三圈!
随即,他猛然松腕!
旗帜如脱力般轰然坠下,舒展开来!
周而反复。
此为军中旗号,信讯为‘倒卷帘’。
‘旗偃为退,扬为进。’
是大顺军中常见的撤退旗号。
意在告明城外李义,己经到了筹备撤退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