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幸好早在此前,他们便己经挖掘出了足够坚固的防炮工事。~幻_想^姬` ¨罪\辛·漳¨洁,哽^芯~快,
要不然光是这一轮炮击,伤亡数字至少得达到4位数!
班里几个399师扩编为67军之后才入伍的新兵,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他们这防炮洞可是深处地下数米。
可依旧能够感受到从地面不断传来的震感。
若是此时他们没有在防炮洞,而是在阵地上。
怕是早就变得东一块西一块了!
此前的他们,只见过自家重炮团发威炮击鬼子。
单知道给鬼子造成了极大伤亡,却没有切身感受到重炮的真正威力。
此刻终于有了具象化理解的他们,越发渴望他们师属炮兵团编制内所应该配备的重炮到位。
尽管不可能如同军属重炮师所装备的重炮那样,达到150毫米及以上的口径。
但高低也是重炮不是?
要是他们师的重炮配备到位的话,鬼子的野战重炮旅团也不能这么嚣张了。
甚至炮兵阵地位置暴露了许久,连动都不带动一下的!
不就是欺负他们没有重炮,其余的火炮最大射程也够不着他们的阵地吗?
“老刘,鬼子华北派遣军主力先头部队己经到了,接下来,其他的部队也会陆续到位。
再加上太源城内的第一军,实力的天平严重向鬼子那一方倾斜。?零/点`墈.书+ -醉′辛′章`结`哽¨鑫^快¢
咱们吸引鬼子主力的目的己经达到,没有必要在太源城外继续和鬼子死磕了。
必须尽快离开,撤退到之前做好准备的杨树岭”
108师师部,副师长丁伟一脸郑重地对师长刘虎说道。
刘虎闻言点了点头:“丁伟你说的对,咱们的战略目的己经达到,是时候朝杨树岭撤退了。
若是撤退的再晚一些,等鬼子华北派遣军剩余主力抵达,对咱们实施战略合围。
情况将会非常糟糕!”
在鬼子华北派遣军主力先头部队抵达太源城外之后。
108师便进行战略转移的决定,是早在战前会议之时,由萧墨云亲自拍板的。
在这段时间,炮击太源城内鬼子的同时。
108师也在原先预定的杨树岭,进行着紧张的工事作业。
在上面挖掘了密密麻麻的坑道工事,并且修建了许多阵地。
在萧墨云的计划中,108师需要坚守在杨树岭至少半个月的时间。
为北路军横扫驻猛军,随后大军南下争取时间。
驻守在辛州城的107师,任务同样是坚守半个月的时间!
至于108师的坚守阵地,为什么不选在现成的太源城外,而是要另外跑到大老远的杨树岭?
这其中大有讲究!
首先,太源城外的阵地地势平坦,易攻难守。-咸^鱼?墈-书. ·庚_辛·嶵*全·
尤其是在鬼子占据绝对的重火力优势的情况下,108师需要承受的压力很大。
就算凭借着提前修筑好的防炮洞,可以抵御鬼子的重炮轰击。
然而鬼子一旦进行步炮协同作战。
凭借着平原地带易于冲锋的特点,很容易在108师还没有反应过来,战士们还没从防跑洞内出来的情况下便冲上阵地。
而杨树岭虽然海拔仅仅只有300米左右,是一座不起眼的小山。
然而其主体却是石质,上面覆盖着一米不到的泥土层。
在那里,防炮洞不需要挖的很深,便足以抵御鬼子的重炮轰炸。
一旦有情况,战士们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便返回阵地。
而且杨树岭的地形并不利于鬼子的大规模步兵展开。
同样的,从山脚往山上冲锋所需要花费的体力和时间。
也要远比太源城外的平原地带多的多。
除此之外,杨树岭在地理位置上与辛州城更加靠近。
两地仅仅间隔40公里左右!
轻步兵在急行军的情况下,半天多的时间便可以抵达!
108师驻守于此,也可以与驻守辛州城的107师互为犄角,守望相助。
使得鬼子不敢集中兵力进攻其中任意一方。
很快,在鬼子重炮旅团结束炮击,又击退了鬼子第六师团一轮试探性进攻的108师。
便各团交替掩护着撤退,离开太源城外,朝着靠近辛州城的杨树岭转移。
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