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7章 北京大兴灭门案

为酒精的作用,也许是李磊心中的怨气憋得太久了,该到爆发的时候了 。他突然站起身来,打开抽屉,拿出了一把他早己经买好了的30厘米长的尖刀,朝着妻子刺了过去 。很快妻子便倒在地上没了动静 。

此时的李磊并不恐惧,他反而变得兴奋,似乎他心中的恶魔被唤醒了 。他走出自己的卧室,看到他妹妹在另外一个房间里玩电脑,他头脑里浮现了他妹妹小时候骄横跋扈的样子,浮现出了他父母对妹妹的偏心 。于是他走进妹妹的卧室,杀死了妹妹 。

这时候他的父母听到了动静,先后从房间里走了出来 。可李磊己经杀红了眼,用尖刀刺向了自己的父母 。他亲手杀死了自己的西个亲人 。他感觉他沉寂在心中的闷气,突然间释放了出来 。于是他坐在客厅的地板上开始痛哭 。

不知道哭了多久,他突然想起来,自己还有两个年幼的儿子 。他知道自己迟早要被警察抓走,这两个孩子还那么小,谁来照顾他们呢?于是他走进卧室,没敢开灯,在黑暗中杀死了两个儿子 。

西、心理剖析:一个"好人"的双面人生

李磊的案件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不禁要问:平日里的"好人"为什么会这么残忍?

根据犯罪心理学专家的分析,李磊残杀家人,是计划周密的犯罪行为,完全没有精神病的症状表现 。首先,李磊杀人时并未与家人发生冲突 。据李磊交代,11月23日晚上,他和朋友在外面喝了不少酒 。22时许,他驾车返回家中,事前还打电话给妻子要她回家看孩子 。回到家中,父母妻子和两个儿子都己入睡 。他来到卧室,抽出事先准备好的单刃刀将妻子杀害,随后来到妹妹的房间,将其杀死,再将闻讯赶来的父母杀死 。之后,李磊在客厅里呆坐了近一个小时,想到逃亡后两个孩子没人照顾,他又走进卧室,将熟睡中的孩子捅死 。作案后,李磊清理了现场 。

其次,如果说是酒后乱性可能导致作案,那么李磊预先制定好的逃跑路线则推翻了这一假设 。在案发前的当天下午,李磊就己经购买好24日晚8时从北京开往深圳的火车票 。凡此种种都表明,李磊残杀家人,绝非精神疾患所致,而是计划周密的犯罪行为 。

然而,很多熟悉李磊的人都感到异常的惊讶 。通过李磊好友向媒体描述,李磊是个不错的人,如"李磊很疼两个儿子"、"遇事沉着讲义气,是个真正的男人"、"掌握财权不缺钱,对父母很孝顺"等 。大家都不敢相信这样的一个"好人"会如此凶残 。

犯罪心理学专家马皑分析指出,这说明人们对犯罪人的认识还是脸谱化的,还停留在"二分法"时代,即简单的把人区分为好人和坏人 。"然而在社会多元化的情况下,人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也趋向多元化了 。人很难凭借自己的认知去揣测别人的行为 。这就要求人们要改变刻板印象,放弃二分法的判断标准 。"马皑指出,犯罪嫌疑人李磊的作案手法反映了他性格上的凶残,至少可以说他近一段时间内是凶残的、冷酷的 。

马皑还分析说,不难揣测,李磊父母和妻子对他的期望可能较高,与李磊自身的性格存在较大偏差 。一大家人住在一起,李磊可能长期感觉内心比较压抑 。"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反思!"马皑感慨,目前我国现有的教育体制下,从小孩子们就被教育考好大学,肩负父母和老师的期望 。进入社会又面临找好工作、做成功人士的压力 。婚姻中还可能被另一半职责"烂泥扶不上墙" 。这种单一的价值导向,让整个社会都承受很大的压力,人们承受挫折和忍受平庸的能力较差,容易发生极端行为 。

五、社会震荡:灭门惨案引发的连锁反应

北京大兴灭门案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引发了人们对家庭教育、心理健康和家庭关系的深刻反思 。

案件发生后,清澄名苑小区的居民陷入了深深的恐惧之中 。这个原本平静的小区,因为一起灭门惨案而蒙上了一层阴影 。居民们纷纷加强了家庭安全防范措施,对陌生人更加警惕 。

更令人震惊的是,一个月后的2009年12月27日凌晨4时许,同样是北京大兴区的清澄名苑,这次换成了南区3号楼6单元,一名30多岁的男子杀害了自己的妻子和上小学的儿子后自首 。这起案件与李磊灭门案如此相似,让人们不禁感叹:这个小区究竟怎么了?

这两起灭门案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媒体纷纷报道,公众议论纷纷 。人们开始反思家庭教育、夫妻关系和心理健康问题 。专家指出,长期的家庭矛盾和心理压抑可能

不想错过《大案要案详情录》更新?安装14看书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