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2章 郑州“6.18”特大投毒案

一、食堂噩梦:厄运的午餐

1992年6月18日中午,位于河南郑州市农业路23号的河南省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校园里怡静秀丽、优雅整洁。-二`8/墈?书,罔? ′免`沸?粤-犊+随着中午开饭的铃声响过,同学们纷纷拿着碗筷,有说有笑地涌进第二食堂。今天供应的主食是:馒头、糖包、面条;副食是:烧茄子、烩鱼。在宽敞明亮的餐厅里,同学们围桌而坐,吃得津津有味。

然而,仅仅过了几分钟,原来喧闹的饭堂空气似乎开始有些凝固,取而代之的是阵阵呕吐声。一位、十位、三十位……校学生会主席姚强感到情况不妙,立即放下手中的饭碗,找到了系主任唐祖彬老师报告,可话音未落,他也吐了一地。唐老师意识到此事非同小可,于是抓起电话机向校长李德章报告。

怎么会出现这种事情呢?!李校长又急忙找到书记,他们一起疾步赶到食堂。食堂内,呕吐声不绝于耳,这使他俩不寒而栗。不好!食物中毒,必须马上采取措施,他们一面通知校医紧急集合,一面派人取样送卫生防疫部门检验。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出现食物中毒反应的同学急骤增加,校园的道路上到处都是呕吐物,学生的生命危在旦夕。病情十万火急!13时25分,财专领导首先将电话打给邻近的解放军信息工程学院门诊部,请求火速支援。门诊部主任史茂昌放下电话,马上通知病房值班医生张树智做好接收病员准备。

14时,第一批中毒学生被送进门诊部。洗胃、催吐、输液……从14时到16时30分共急救学生300余人。随着毒物被人体的吸收,中毒学生仍在继续增加,信息工程学院门诊部己无法承受。时间就是生命,17时50分,郑州市卫生局局长接到报告赶赴现场,他在听取汇报后,部署向郑州市第五人民医院输送中毒学生。

此时,时针己指向18时20分,五院总值班同志向全院发出立即回岗的命令,己经下班走到半路的医护人员立即返回医院的岗位上。从18时45分开始,到19日晨,五院各病区最多收治中毒学生200余人,己达严重饱和程度。然而继续送来的中毒学生仍有增无减。省市卫生系统领导又很快决定,将中毒学生分流到郑州市一、二、三人民医院、省人民医院、河南医科大学第一、第二附属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二、致命毒药:788人的危机

医护人员在全力以赴抢救中毒学生,防疫部门的医务工作者在紧张地检验致病的"元凶"。18日17时40分,郑州市防疫站负责食品卫生监督、监测的10名医务人员赶到中毒现场。他们对13份可疑食物进行了采样,并对信息工程学院门诊部的学生进行了立案调查。

19时10分,他们回站后即分秒必争地对13份采样进行了化验。终于在22时50分,从第一份样品(捞面条、生面条)定性试验初步检查出三氧化二砷。确定此次中毒属第二种化学性食物中毒。三氧化二砷俗称砒 霜,是白色粉末,没有特殊气味,与面粉、淀粉、小苏打很相似。

砒 霜的毒性很烈,进入人体后能破坏某些细胞呼吸酶,使人体组织细胞不能获得氧气而死亡;能强烈刺激胃肠粘膜、还可能引起中毒性肝炎;严重的会因呼吸和循环衰竭而死。^我¨的+书~城+ ′追*蕞`芯\彰′截′他们马上打电话向市卫生局报告结果,23时50分向信息工程学院门诊部通知检验结果,要求校方负责通知在二食堂就餐人员进行登记。

19日2时,8份采样均检出三氧化二砷。19日4时许,省卫生防疫站马云祥站长接到报告后,选派主任技师、主管医师、研究生等和市防疫站检验人员共同进行毒品复检工作,要求不仅定性,还要定量。19日9时半,抽检13份样品的三氧化二砷含量全部作出,且含量很高。他们立即向省卫生厅和卫生部有关部门作了报告。

据统计:这次中毒的人数达788人,其中在校生730人,教职工35人,校外人员23人。中毒人数之多,是建国以来罕见的。省市防疫站的医务人员及时、准确地查出肇事"祸首",为及时科学地抢救中毒学生提供了依据,也为公安部门侦破此案创造了条件。

然而,当医生开始治疗时,却发现了一个致命的问题——解毒的药品,不够用了。砒霜的解药,是一种名叫二巯基丁二酸钠的特效药。可正因为是特效药,平时很少用到,所以医院的储备也不多。相关部门翻遍了整座郑州市,最后只找到30盒。这时候,中毒的学生己经达到了803人,其中,重症患者足足有743人。30盒药,完全是杯

不想错过《大案要案详情录》更新?安装14看书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