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恶魔的诞生:从工厂工人到连环杀手
1.1 家庭变故与性格扭曲
1965年,贾文革出生于黑龙江省讷河市一个普通家庭。/k?a*n^s`h-u_y.e~.¢c*o?m_父母给他取名"文 革",寓意希望他能有点文化,为社会做贡献。然而,这个寄托着父母期望的孩子,却在童年时期遭遇了巨大的家庭变故。
贾文革的母亲在他年幼时自杀身亡,年幼的贾文革亲眼目睹了母亲倒下的全过程,这一事件在他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阴影。不久后,父亲也离开了人世,留下贾文革独自一人在讷河讨生活。
失去父母管教的贾文革,性格变得越来越孤僻,动辄与人发生冲突,邻居和同学都对他避而远之。在学校里,贾文革也不是个省心的学生,学习成绩平平,还经常与老师顶嘴,最终在初一就辍学了。
1.2 工厂生涯与道德沦丧
1980年代初期,贾文革通过亲戚关系进入讷河市农业机械厂工作,成为一名普通工人。在那个年代,工厂工作是一份稳定的"铁饭碗",工资稳定,很多人都羡慕不己。然而,贾文革并不珍惜这份工作机会。
贾文革在厂里表现平平,但凭借帅气的外表和能说会道的口才,他很快与多名女同事发生了不正当关系,在工厂里造成了恶劣影响。厂领导多次对他进行约谈和警告,但贾文革不仅没有悔改之意,反而越发不知收敛。
1988年,讷河市农业机械厂的厂长在多次发现贾文革的不当行为后,忍无可忍,做出了将其开除的决定。厂长评价道:"此子将来必惹大祸。" 这句预言后来不幸成真。
1.3 游走社会的堕落之路
失去工作后的贾文革没有反思自己的问题,而是跟随他人的脚步进入商海。他尝试过多种职业,最终在屠宰业中找到了出路。贾文革在讷河县及其下属的镇村收购牛羊,亲自宰杀,并在当地销售。
然而,这份工作既辛苦又赚不了大钱,贾文革很快就失去了兴趣。1989年3月的一天,贾文革在收购羊只时意外发现有两只羊跟着自己的羊群一起回来。这意外之财让他尝到了甜头,开始着迷于通过不正当手段赚钱。
贾文革开始采用半收半偷的方式经营屠宰生意。他居住在讷河县铁道北的一间平房内,将偷来的牛羊宰杀,在院子中把骨头埋起来。收益不菲的偷盗行动令他胆子愈发大了,但时间长了他不再满足于这些蝇头小利。
1989年5月,贾文革认识了一个叫王艳玲的女人,两人迅速同居。一个月后,贾文革瞄准了"仙人跳"这一犯罪方式。他发现很多男人喜好美色,而且这些人找小姐都在火车站附近,自己租的房子也在火车站附近,十分方便。此外,当时嫖娼是比较严重的犯罪行为,受害者通常不敢报警,这让贾文革觉得"仙人跳"是个不错的敛财方式。
二、地狱开端:贾文革的首次杀人
2.1 第一次杀人的罪恶开端
1990年7月12日,贾文革在讷河街头漫无目的地闲逛时,被一名衣着暴露、打扮时髦的年轻女子吸引住了注意力。他注意到女子携带的挎包看起来价值不菲,心中顿时生出了歹念。
贾文革主动上前与女子搭讪,凭借出色的外表和甜言蜜语,很快就赢得了女子的好感。他邀请女子到自己家中"坐坐",女子以为遇到了桃花运,欣然答应。
两人回到贾文革家中后发生了关系。事后,贾文革突然露出真面目,双手用力掐住女子的咽喉,首到她停止了挣扎。这是贾文革第一次杀人,起初他的身体抖动不停,略显慌乱。但随后,他突然感受到一股前所未有的舒适与畅快感。
贾文革将死者身上的值钱物件搜刮一空,然后将尸体扔在一边,并没有立即处理。然而,杀人的快感如同毒瘾一般,激活了贾文革身上的每一个细胞,令他欲罢不能。
2.2 初次藏尸与杀人成瘾
杀人后的贾文革并没有感到害怕或后悔,反而觉得特别刺激。他开始思考如何处理尸体,最终决定在自己家中挖一个地窖来藏尸。
这个地窖成为了贾文革藏污纳垢的地方,也成为了他一步步走向深渊的见证。?c¢q·w_a?n′j′i^a¨.!c\o`m-从1990年7月至12月,贾文革采用同样的手法,以谈恋爱或帮助安排工作等借口,先后将20名女青年骗至家中,抢劫她们随身携带的财物后,分别用绳勒、扼颈、刀刺等方式将她们杀害。
这20名受害者中,有19具尸体被贾文革埋在室内的地窖中,另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