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李义江1994年在新疆杀害唐某的犯罪事实,由于证据不足,法院没有认定。
"据了解,1999年李义江以新疆某市高考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考入北京一高校。两年后,李义江因故退学。"
2004年4月28日,白金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判处李义江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李义江不服判决,提出上诉。
2004年8月20日,白金高级人民法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当天上午,李义江在白金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被押赴刑场,执行枪决。
"临刑前李义江在法律文书上按下手印后礼貌地说:'谢谢法官。'这个曾以优异成绩从新疆考入白金某重点大学的年轻人,由于家庭背景的不幸和色情网站的影响,两年内连杀6人,刚刚25岁就走到了生命的终点。"
五、恶魔的诞生:李义江的心理分析
5.1 破碎家庭的阴影
李义江的犯罪行为与其成长经历密切相关。他出生于一个不幸的家庭,父母关系紧张,家庭暴力频发。
"他从一懂事看到家里的情形就是患有严重精神病的妈妈被父亲殴打。他记得最清楚的一次是他9岁时,喝醉了酒的父亲又开始打妈妈,李义江跪在地上,双手扯着爸爸的右腿,不停地哭着让他别打了……而他的妈妈半跪半靠在墙角,嘿嘿地笑着,只懂得不时用袖子擦擦被爸爸打得从鼻子里流出来的血……"
这种恶劣的家庭环境导致李义江从小就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他对母亲既同情又厌恶,对父亲既恐惧又憎恨。这种复杂的情感使他的性格逐渐扭曲,对人际关系产生了严重的不信任。
"李义江的家庭环境使得他的性格存在一定的缺陷。一个人对于性别的认同,最早就是从家庭开始的。童年的经历,让李义江对女性产生了很坏,甚至讨厌的印象,这些原因造成他在与人交往中产生扭曲的想法。"
5.2 性取向的挣扎与扭曲
李义江的性取向问题也是导致他犯罪的重要因素。在成长过程中,他发现自己对男性产生了好感,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这种性取向不被接受。
"他是个可怜人,但他的报复手段,却让人不寒而栗,没有人生来就是个杀手,但终究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
李义江在14岁时被一名男子 强 奸,这一经历加剧了他对性取向的困惑和痛苦。他既渴望得到男性的关爱,又对男性充满了恐惧和憎恨。
"少年时期被男人'欺负'的经历,让李义江对男性产生仇恨的同时又感到某种快慰。这时候的李义江没有一个好的家庭教养指导,长大后缺乏情感支持,这些原因都造成他在与人交往中产生扭曲的想法。"
5.3 复仇心理的形成与膨胀
李义江的犯罪行为主要源于强烈的复仇心理。他认为自己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必须通过报复来恢复尊严和平衡。
"在成长过程中,李义江要承受多重压力。首先,由于他有同性恋倾向,不被主流社会所承认,他要承受社会上异样眼光等等压力;其次,家庭给他的压力也迫使他不得不到社会上打工。第三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是李义江认识了唐剑箫并被'包养',以致最终辍学。"
李义江的复仇心理最初源于被轮奸的经历,但很快就扩大到了所有TXL。他认为所有TXL都是虚伪和危险的,必须受到惩罚。
"这些压力让他在以后的犯罪过程中得到了宣泄,他杀人时都有虐待的情况,可能就是为了泄愤,甚至是对家人对社会的一种报复。"
5.4 网络的负面影响
李义江的犯罪行为还受到了网络的负面影响。他经常浏览"紫色男孩"等TXL网站,这些网站上的暴力和 色 情内容加剧了他的心理扭曲。
"走入社会以后,他很难和异性交往,自然就从同性那寻求支持。这时色情网站的影响无疑把李义江往犯罪的深潭里又推了一步。在色情网站的诱惑下,他的变态心理被放大,但是他的性取向又不被社会所接受。"
网络不仅为李义江提供了犯罪目标,还为他提供了犯罪方法和心理支持。他通过网络学习如何跟踪、诱骗和杀害受害者,甚至在网上寻找犯罪后的心理安慰。
"警方由此分析,凶手和被害人,一定是通过网络结识的,且凶手一定有TXL倾向。"
六、社会震荡:连环杀人案的深远影响
6.1 TXL群体的恐慌
李义江连环杀人案在白金TXL社区引起了极大的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