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军队中谋得一席之地。
兄长果然骁勇,入营短短三年,便从一路升至把总。
他也跟着水涨船高,从小兵熬成了队官。
然而十年光阴转瞬即逝,兄长的军职却似被钉住般,再无寸进。
首到那次庆功宴,醉醺醺的坐营官拍着他的肩膀,满身酒气的吐露残酷的真相:
“你兄长的名字,犯了参将大人的名讳啊。”
陆千钧这才恍悟,原来在这深似海的军伍中。
战功赫赫不如名讳避忌,热血拼杀抵不过上官的一句话。
嘉靖十五年的北疆之战,成了命运无情的转折。
兄长作为护卫官,奉命领兵巡边。
在使官的一道命令下,率三百儿郎如离弦之箭,首扑蒙古敌营。
那一战,弯刀染血,三百壮士以命相搏,斩首两百,救回千余百姓。
连监军使官都激动的握住兄长的手,信誓旦旦:“此功必当呈报御前!
可回京途中,风云突变。
使官因党争失势,褒奖转瞬成了贬谪,兄长的功绩也化作几两赏银。
兄长的死,来得莫名其妙。
仵作轻飘飘一句“饮酒过度”,便草草了结了性命。
陆千钧比谁都清楚,滴酒不沾的兄长,分明是成了权力倾轧的牺牲品。
而他,就这样阴差阳错的继承了兄长的职位,成了把总。
从那以后,陆千钧仿佛换了个人。
他不再是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而是变得圆滑世故。
靠着兄长留下的遗产和自己的俸禄,他广结人脉,宴请同僚。
终于,在一次酒酣耳热之际,从一位将门出身的坐营官口中,探出了真相。
使官被贬,只因站错了队,成了今上的对立面。
而兄长的胜利,虽无关大局,却让今上另眼相看。
这份赏识,反倒成了催命符。
引得权臣与本就对他兄长不满的参将合谋,将兄长送上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