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对该地的控制力较低,该地的地主阶级力量十分强大的话,消耗的政治点也就越多。
秦初月能看到消耗政治点最多的省份己经达到了一千点政治点,高达几百政治点的省份还有好几个,这远不是她现在能处理得了的。
当然,除了消耗政治点还有其他的办法,那就是首接让军队开进该省份强制推行土改。
但这种办法会大幅增加地主的不满,如果军队内地主的影响力强大的话,甚至会降低军队的忠诚。
而且每进行一个省份的土改都会降低地主的势力,并且激怒地主阶级增加不满。
当地主的不满达到百分之五十以上就会触发各种事件降低国家稳定度降低国家权威。
当不满达到百分之百就会爆发内战,其规模视地主势力以及中央对地方的掌控力度和地方土改进行程度而定。
目前国家的地主势力是百分之三十,一开始是百分之五十多的,但是随着常正中的倒台,地主势力一下就掉到了三十,而军队的势力也由此上升到了百分之五十。
目前秦国的政治形势大致是,地主与军队的势力占到了百分之八十,剩下百分之二十由小市民、资本家、工人、农民共分。
至于中央对地方的掌控力度,很遗憾自从先先帝将兵权下放后,地方的自主度就奇高。
虽然她的那位老爹对此进行过一番改革,比如收回一些省份巡抚的兵权,裁撤旧军什么的。但这些操作也只是让朝廷控制了部分地区,其他地方的自主性依旧很高,且那里的军队都不听朝廷的。
虽说目前大秦有两百六十万的军队,但只有北边省份以及东南沿海省份的军队听朝廷的命令,南边的那些己经形同各省巡抚的私兵。
理论上能够听秦初月管辖的旧军大致有九十五万,这些军队的将领经过她父亲的替换许多都是改良派,也就是萧望那一派。
这九十五万军队里十万驻扎在西北行省,三十万分别驻扎在辽东行省、吉林行省、黑龙江行省,十万驻扎在蒙古都督府,五万在甘肃行省,五万在山西行省,还有十万在京畿,剩下二十五万分别驻扎在除了京畿与辽东外的五个沿海省份。
辽东行省的十万旧军在洋人登陆后,被洋人的军队歼灭溃散。而京畿地区的旧军则是因为投靠了常正中被秦初月给击溃,大概率也是解散的命运。
如果算上新军的话,秦初月能够调动的军队只有八十万左右,面对南边听调不听宣的一百六十多万旧军,还是有些难办的。
这还不算完,西北和东北以及北方的军队,自然是不能动用的,因为要防止北边的罗斯国,现在她能无风险调用的旧军队只有甘肃和山西的十万,以及除了京畿辽东外沿海五省份的二十五万。
这样一比划,实力更加悬殊了。
若是地主开始叛乱的话,她敢说叛军估计能首接拉起一支百万人的军队,这么多的军队她着实有些应对不过来啊。
所以为了消除自己在军事上的劣势,她必须要削弱这些巡抚的兵权,并且扩大自己手中的军队。
然而要做到这一切,她还缺少了一样东西——钱。
俗话说得好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目前秦国的财政状况不是很好,基本上是年年赤字。
在秦国财政收入中占大头的是田税以及关税还有商税,这三大税收中只有关税秦初月还能完整的收到手,其他的大部分都被地方截留。
而由于前前任皇帝为了平息叛乱大肆举债扩编军队,和她父亲大办洋务等举措,导致财政支出陡然上升,再加上为了弥补地方财政亏空支付给地方的钱,留下来的钱少之又少。
没错,地方的贪污腐败极其严重,即便是许多的钱款都被地方截留,地方财政还是亏空,这些都是中央对地方控制力的不足导致的后果。
总之,在这种情况下她的国库一干二净穷的叮当响。
不过嘛,对于怎么搞钱,秦初月倒是有了想法。
虽然国库没钱,但那些贪官污吏和皇亲国戚还是过着相当奢靡的生活,既然如此这些人吃了国家这么多的钱被国家养了这么久,是时候该爆爆金币回馈一下国家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