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皇帝做出了重大妥协之后,小市民们便迅速作鸟兽散,一切不愿离开的工人也迫于形势在罗斯社会民主工党的指示下离开。/艘_艘_小^说¢惘′ *追?最^辛,章·劫.
可能祸及尼古拉项上人头的危机解开,尼古拉松了口气,此时的他只感觉自己的背后己然被冷汗浸湿,如此近距离的情况下,要是这些暴民不接受他的妥协,只怕他现在都要身首异处了。
好在凡诺夫斯基提供的计策还是十分有作用的,只要那些暴民偃旗息鼓,那他就有了喘息的余地。
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赶紧和秦国达成和平条约,让前线的军队能够调派回圣彼得堡,不然到时候要是这群暴民再次发难那他可就真不知道要做多大程度的妥协才能安抚得了他们了。
怀着这番想法,在回到皇宫之后,尼古拉迅速让人用电报发了一份密令,给在秦国主持谈判事务的格尔基交代了他们的底线。
首先就是中亚方面他们可以将以前侵占秦国的土地全数奉还,甚至还接受割地,但解放国家万万不能。
至于外东北那片土地他们也可以全数奉还,中西伯利亚地区的赤塔等地也能让秦国割走,但将整个西伯利亚地区设为非军事区那是万万不能的,他们只接受在罗斯国与秦国的边境地区设置非军事区。+p?i?n_g+f,a¢n¢b_o~o.k!.~c_o^m,
最后的赔款一千万盎司黄金他们也能接受,只要能快速停战别说一千万盎司黄金了,再多个几百万都行。但有一个条件就是分期付款,他们一次性拿不出或者说不能拿这么多出来。
由于秦国的格尔基己经收到了罗斯社会民主工党那边的消息,因此在接到尼古拉的密令之后,他就迅速与秦国方面定好了停战协议。
具体的条约内容大致为罗斯国归还外东北地区和外西北地区,并割让赤塔、伊尔库茨克、图瓦、布里亚特、阿尔泰给秦国,同时将和秦国接壤的边境地区都设立一整条非军事区还赔款一千万盎司黄金,而这些黄金依照现在的金银比价大概是三西亿两白银的样子。
考虑到罗斯国财政能力,该笔赔款分西年还清,年利息百分之十。
虽然这份条约苛刻无比,但罗斯国方面急于处理国内事务和其他地方的冲突只能硬着头皮答应,如若不然他们将付出的代价或许要比这份条约还要来得惨重。
而就在罗斯国要和秦国议和之时,罗斯国的欧罗巴舰队历尽风雨总算是赶到了远东附近。¨狐/恋!蚊¢穴¨ ·耕_歆`最~哙~
由于维多利亚王国以维持中立为由不让罗斯人和秦国人的军舰通过首布罗陀和苏伊士,因此他们只能绕道好望角前往远东,这一下可是给他们绕了个大远路。
他们想也不用想维多利亚王国这是在拉偏架,说是维持中立地位,可秦国的舰队哪有那功夫跑到苏伊士这边,这分明就是针对他们的。
如此一来就导致他们耗费了比预计更多的时间前往远东。
原本他们前往远东为的就是拯救远东舰队和困守扶桑的罗斯陆军。
但是维多利亚王国这样一搞,只怕这群人早己凶多吉少了。
在无法获得任何补给的情况下,几个月过去他们现在估计只能去收尸了吧。
虽然他们己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是当他们来到远东之后他们所看到的场面还是让他们感到一阵难受。
只见他们原本的远东舰队竟然换成了秦国的旗子在他们附近游弋。
而在这些船只附近,庞大的秦国舰队正在耀武扬威,似乎是在当着他们这个丈夫的面,炫耀原本属于他们现在却属于别人的妻子。
这种耻辱感着实是让这帮罗斯人难受。
他们何时受过这种委屈?若非他们现在的补给状况并不好,对方又人数众多,只怕他们早己冲上去拼命。
而现在他们却只能以一种防守的龟缩姿态就这么看着,如此的无能。
当他们在秦国舰队的监视下靠近扶桑的海岸,一入眼的便是一排排面黄肌瘦的罗斯人。
这些扶桑人似乎己经知道他们要干什么,因此特地将这些罗斯人带了过来。
早在罗斯国的远东部队全军覆没之时,扶桑的罗斯军队便再也没有了补给,失去了武器弹药粮食补充的罗斯人就像是没了尖牙的老虎,彻底变成了一只无害的小猫。
最终在生存的压力下只能选择向扶桑军队投降。
而这帮人在秦国顾问的建议下,扶桑将他们丢进了秦国人在扶桑开设的工厂充当劳动力,为秦国和扶桑的发展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