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的节气;第二,死者的生辰八字,是否与星象柱的齿轮参数匹配。"
阿夜翻开验尸记录,发现钦天监博士死于霜降,掌漏官死于小雪,正好是《麟德历》中误差最大的两个节气。墨九则通过齿轮刻度反推,发现每具尸体的生辰月份,都与星象柱上的节气铭文一致 —— 这不是巧合,而是凶手按照宇文氏的星象密典挑选的祭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最关键的是时差公式。" 司南在竹简上写下推导过程,"真太阳时 = 平太阳时 + 均时差 - 磁石干扰值。凶手通过星象柱放大磁石干扰,让官方历法的均时差计算出现偏差,从而让整个长安的时间体系为他所用。"
墨九忽然比出 "警示" 手势,指向浑天仪的璇玑盘 —— 仪盘上的北斗七星正在逆时针转动,与太史局密道中星象柱的联动效果相同。少年迅速掏出磁石探针,发现观星阁地下的星磁砂浓度正在上升,说明某个星象柱正在被激活。
"是朱雀大街!" 阿夜忽然想起羽林卫的通报,"那里发现的星象祭坛,正是摇光星位的矿脉节点。"
三人组赶到朱雀大街时,暮色中的祭坛正泛着幽蓝光芒。七具石俑呈北斗状排列,每具石俑的太阳穴都有星形凹槽 —— 与钦天监博士的伤口完全吻合。司南将璇玑金碎片嵌入中央石俑,地面突然浮现出长安的立体星图,七大星位的光点正在依次亮起。
"这是七星共鸣的彩排。" 司南望着星图上的玄武门,那里的光点格外明亮,"凶手在测试磁石矿脉的联动效果,每亮一盏灯,就意味着一名星位守护者死亡。"
阿夜忽然发现石俑底座刻着宇文昭的手札:"天枢启于霜降,天璇闭于小雪,七星连珠,唯血祭可通。" 字迹与【钦天监舞弊案】卷宗里的舞弊案记录如出一辙,而日期正好对应前两起命案的时间。
墨九此时已破解石俑机关,取出从太史局密道中星象柱带回的璇玑金齿轮。当齿轮卡入石俑凹槽,星图上的光点突然连成北斗,玄武门处的磁石矿脉发出蜂鸣 —— 这正是王玄策提到的 "七柱共鸣" 前兆。
"他们要在冬至日,用七名死者的血祭激活星象柱,让浑天仪投出 ' 七星连珠坠玄武 ' 的预言。" 司南握紧齿轮,发现齿纹与日晷底座的密码一致,"二十年前的玄武门之变,不过是这场祭祀的预演,而我们在太史局密道中破解的星象柱,只是整个阵法的冰山一角。"
阿夜忽然注意到祭坛边缘的波斯文刻痕,译出竟是史馆残页的后半段:"七祭既成,磁石沸腾,玄武门开,天命当改。" 这与王玄策临终前的警示完全吻合,证明凶手的目标不仅是杀人,更是重演历史,制造天命转移的星象依据。
更鼓敲过酉时,祭坛突然发出轰鸣,中央石俑的凹槽开始转动。司南眼尖,发现凹槽内侧刻着与记忆中相同的锻造印记 —— 那是父亲当年为钦天监打造的星象仪标记,说明二十年前的舞弊案,父亲很可能是核心匠师,却在事成后被灭口。
"墨九,记录祭坛数据;阿夜,通知羽林卫排查七大星位的守护者。" 司南望着逐渐亮起的星图,知道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凶手的下一个目标,应该是大雪节气对应的天玑星位,而那里的负责人,正是钦天监的漏刻博士。"
返回观星阁的路上,司南望着手中的璇玑金齿轮,齿轮内侧的宇文氏徽记在月光下泛着冷光。他忽然明白,这场跨越二十年的星象迷局,本质是对历法的劫持 —— 当时间测算被磁石干扰扭曲,当星象预言被人为制造,王朝的天命便成了凶手手中的傀儡。
而观星阁三人组,此刻正站在时间与星象的裂缝中。司南握紧齿轮,想起第 17 章王玄策临终前的星形疤痕 —— 那不仅是祭品的标记,更是守护者的烙印。他忽然意识到,自己寻找的不仅是凶手,更是二十年前失踪的父亲,那个可能知晓七星连珠案全部真相的人。
长安的夜空中,北斗七星正在云层中若隐若现,天枢星的光芒格外刺眼。司南知道,下一场谋杀即将在大雪节气降临,而他必须在凶手激活下一根星象柱前,破解历法误差与杀人时间的终极关联,阻止这场足以颠覆李唐的星象祭祀。
喜欢神探司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