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东敬东方的青纱神,向南敬南方的白纱神,向西敬西方的红纱神,向北敬北方的黑纱神。
这就跟我们村每年的春节的秧歌是一个系列。
每年除夕夜,全村人以家族为单位,饭前在各自认定的马路边位置,烧香、烧纸、放鞭炮,把去世的祖先接回家,在桌子上供奉三天。
在这三天的时间里,家族除夕晚上吃完饭,都要到供奉祖先的家里,一般为最小的男性家里,大家坐在一起聊天、喝茶,这叫守祖先。
大年初一早上,家家户户都要去村里供奉的庙里,给各路神仙烧香。
基本每家每户都在庙前广场杀一个公鸡。
有些是为了还愿,因为在家里出事的时候,会去庙里求神的保佑,答应过年献凤凰,这里所谓的凤凰,就是大公鸡。
还有一部分不需要还愿的,也要杀只凤凰供奉神,这叫信仰。
每个杀了鸡的人,把鸡拿回家,先要把鸡心、鸡肝、鸡冠单独弄下来煮熟,装在一个小盘子里,端到庙里的贡品台上,这叫回熟。
大年初一不走亲戚,只会在家族中走动,相互拜年。
拜年的形式也很朴实。
不拿礼物,晚辈集结在一起,由最大的一个领队,按照辈分由大到小,挨家挨户去拜年。
进门跪在主屋的桌面,该喊太爷的喊个太爷,再说一句给您拜个年,大家对这桌子磕个头。
一圈下来,基本就到午饭时间,很多人都回到自己家里吃饭,也有一些跟着自己的哥哥或叔叔,留在别人家吃饭。
初二时新女婿回门的日子,这天您在村里看到的陌生面孔,基本都是上年刚结婚的人。
初三是老女婿回门的日子,所有结婚两年、五年、十年、二十年......的女婿,都会在初三这天,拖家带口来老丈人家走亲戚。
初三傍晚,大家要把供奉了三天的祖先,吃完晚饭后送回接来的地方。
接和送唯一的区别就是茶。
接的时候,绕着烧完的纸浇一圈的是茶水,送的时候绕着浇一圈的是浆水,至于是为什么,我无从得知。
初三晚上送完祖先,大家聚集在一起,就开始讨论秧歌的事。
只要确定了谁主持这届的秧歌,相关的人就去找村里有威望的老人,比如刘大爷。
跟刘大爷以及刘大爷的几个助手(村里举行大事的助手,均上年纪)碰头讨论,这件事就算确定下来了。
这个时候,就有人去找庙里的管理员拿钥匙,准备好锣鼓,一旦通知要举办秧歌,就开始响鞭炮,锣鼓喧天。
秧歌一般会举行到正月十七,俗称黑十七,每年的正月十七,都没有月亮,而这天晚上就是秧歌结束之夜,也是最热闹的一个晚上。
这天晚上的秧歌也是持续时间最长,从晚上七点持续到早上五点。
正月十六晚上十一点五十,准时开始唱最后一曲秧歌《大桃花儿红》,时间控制得非常精准,准时在十一点五十九分唱完,留一分钟的时间,村里的妇女全部离场。
十二点一到,准时开始降妖。
降妖是一个很害怕的过程,院子里人满为患。基本上村里男人都在场,就连上了年纪的人,也会在这天晚上看降妖。
在降妖开始五分钟后,整个院子里包括房间的灯都会关掉,只在进门口点燃一根火把。
这个时候,分别穿青、红、白、黑、黄衣服,画着已衣服主色调相同脸的五个人,在黑夜中接着火把的火光,迅速从人后面穿过,分别钻进东、南、西、北四个房间,单膝下跪拄着驱魔杖,听从调遣。
唯独北方的房间,进去两个花脸的人,即黑纱神和黄纱神土地公。
等五方五地众神就位,十二点二十左右降妖结束,火急火燎开始封神。
封神结束,五个画脸的人,已黄纱神为首,开始从村头走街串巷,每一户家里都要去,每间房都要进去,每出一间房,后面跟着的人会在门口举起火把,另一人抓起一把火面,由下而上洒在火把上,火把的火瞬间燃烧的很旺。
每走过的一个巷口,都要用火拦住,听村里上年纪的人说,这叫驱鬼,火把封路的地方,鬼就过不去了。
最后这场驱鬼的活动,会结束在村外的沟里。
洗脸也是讲规矩的。
明年的喜神在哪个方位,这五个人就要对着什么方位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