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戈文一席话点到了全排战士的灵魂深处,他们原来在北洋军中没少喊口号,似乎个个都是英雄,结果发现口号喊得最响的往往打仗溜得最快。
没有战场经验的洪戈文能说出这番打动战士们灵魂的话,还得益于他在黄埔军校图书室看到的一本杂志,上面有一篇名叫《士兵心理》的文章,专门分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士兵们的心理。
洪戈文认为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无论黄皮肤还是白皮肤,人性都是相同的,不同的只是环境而已,因此东西方很多东西都是可以相互借鉴的。
洪戈文接着说:“我们的北伐军是一个整体,革命军人就要服从这个整体,打平江我们是没有放一枪,丢脸吗?不丢脸,正因为有我们,长官才能完成他的部署,没有我们当预备队,连长能派出3个排去作战?不能嘛,所以我说,这次胜利有我们的功劳,我们是光荣的,你们都给我挺起胸膛,你们都是有责任感的人,也正是有了你们的这份责任感,平江之战才得到了胜利。”
昌娃儿喊起来:“排长说得对,我长得矮小,大街上遇到抢钱的我不敢管,但是战场上要拼刺刀我绝对不后退。”
洪戈文看着昌娃儿,赞许地点点头。
洪戈文知道自己的威信还没有完全建立,而指挥官的威信又只能建立在战场上,因此他还需要人抬轿子,最能帮他扎起(袍哥用语:大力相助)的就是袍哥兄弟。
陈义和冲着1班战士说:“你们都长得比昌娃儿大个,不要提虚劲儿,把自己份内的事做好。”
莽子粗声粗气地喊:“你们当了那么久的兵,还懂不起这个道理说,服从命令,哪个再乱说,老子捶他龟儿。”
谢彦琼也告诫着自己班上的战士。
洪戈文继续说:“兵法说过,军人嘛,要静如处子动如脱兔,能静能动才是军人,今天命令你睡觉,你要睡得着,明天命令你冲过雷区去炸碉堡,你就能把碉堡格老子炸了,这才是军人,过去这几天,你们完成了充当预备队的任务,完成得很好,如果后几天要让你们当主力,你们一样能格老子完成任务,你们说是不是?”
“是。”教室里传来震天的吼声。
因为独立团马不停蹄地北上,洪戈文以为自己所在的36团也会在第二天开拔,谁知第二天非但没有开拔,团部下达的命令居然是放假一天。
洪戈文不明就里,但觉得前线放假的机会难得,就带着3个班长上街看看,顺便联络感情。
一行4人出了校门,见街道两旁的店铺照常营业,街面上贴了不少标语,政治处的宣传队非常活跃,他们一路喊着口号,向市民演讲,城内不停地有一队队的北伐军路过,从南门进来,在街道两旁坐着歇息一阵后,又出北门而去,看来是马不停蹄向前线赶,也有不少像洪戈文4人同样的军人,穿着军装在街上溜达,估计他们都是36团的。
这样的景象让洪戈文感到差异,3个班长也有同感,莽子说:“咋个别个都上去了,就我们在这里呢?”
陈义和也不解:“是不是要我们团充当预备队?”
这时,一行人正好来到一个饭馆,招牌上挂着“聚湘园”三个字,正对大街有两层楼面,看来在崇阳算是比较大的饭馆,洪戈文说:“我们都是外乡人,进湖南后还没有品尝过本地菜,今天我请客。”说着就往里进。
此时虽然还没有到中午,但是馆子内已经有不少吃客,酒香满溢,老板见是北伐军便非常热情,让店小二将一行人迎上了楼,洪戈文找了个靠街边的桌子坐下,这里视野很宽,能将街道上的景物一览无遗,他点了一盘腊肉,一条火焙鱼,一盘苦瓜烧鸭,一盘炸肉,一碗虎皮扣肉,一盘酱干还有一些素菜,再要了4碗米饭,洪戈文对三人说:“今天肉我管够,让你们好好洗一下肠子,酒就不要想了。”
洪戈文是少尉排长,每个月有36元津贴,3个班长只有5元,因此洪戈文在他们面前算富豪。
部队伙食清淡,大家肚内都缺少油水,因此饭菜上来后,4人狼吞虎咽吃着,莽子最馋,夹着扣肉吃了好几块,陈义和和谢彦琼也不示弱,各自夹着自己喜欢吃的菜,洪戈文见菜不够,又让店小二加了几盘肉,大家兴高采烈吃着,这时忽听街道上传来一队马蹄声,洪戈文往街道上一看,见街道两旁有武装士兵维持秩序,中央一队士兵簇拥着一队骑马的军官从南向北而来。
骑马的军官中有几位洪戈文熟悉的面孔,有36团团长王其阳和参谋长于豪,还有一位瘦高的是第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