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出了效果,可直接把蒙古钉死在地上,再没有翻身的可能。
众人都心惊皇帝的计划,默不作声,袁崇焕出来,道:“启禀陛下,那林丹汗呢?该如何应对?万一他要和我朝开马市,进行交易呢?该如何处置?万一他无法忍受我朝严格的边贸管理,生出事端,又该如何处理?”袁崇焕曰后会和林丹汗直接接触,这个,也算是提前应对了。
“林丹汗?这个,放心,就说朕也欢迎他来我朝贸易,但是必须遵守我朝的法令,该交税的交税,……为了体现朕的诚意和大度,朕会给林丹汗开一个口子,一份额外的配额,允许他购买一定数量的特殊物品,超出这部分配额,就不允许购买了,……呵呵呵,相信他不会有意见的,谁叫曰后粮食只有我朝一家有呢?如果他不愿意,那么,这援助,粮食,贸易,联合,甚至赏格,可就都没有了,如今他得罪了蒙古右翼,又和东虏死战,草原上,全是他的敌人,如果没有我大明的帮助,还和我大明朝为敌,怕要不了几年,就会分崩离析,林丹汗虽然傻了一点,可是不代表他不知道什么事能干,什么事不能干……”
杨改革虽然嘴上说不怕林丹汗惹事,可是,心中还是在赌,赌林丹汗在得罪了蒙古右翼、东虏之后,不敢再得罪自己,如果他因为马市的事和自己翻脸,那他可真的就是傻到极点了,天下之大,到处是敌人,除了远遁退出这块舞台,再没有其他办法。想了想,又道:“当然,也不排除林丹汗突然反目,所以,打铁还需自身硬,你们也要努力训练士卒,要能做到从容应对林丹汗的反目,平时多假设林丹汗如果反目,你们要如何处置,如何地方提防,这个,都必须有预案,一旦事发,立刻按照预案处置……”杨改革又交代下去。
“臣遵旨,臣明白。”袁崇焕答应下来。不过,袁崇焕又说到:“启禀陛下,臣听说,边墙、关外许多地方,都是依靠和蒙古、东虏贩卖货物图利,甚至养军……”
“……这个朕说了,需要你们配合,朕除了会组建海陆关缉私队之外,也需你们要派出精锐负责巡查边防,一来是提防敌人,二来就是要协助缉拿走私,遇到走私的,不管是谁,反抗的就地格杀,牵涉当地将领士卒的,一律以资敌严加查办,没收的货物可以分一部分给你们协助稽查的。”杨改革知道袁崇焕说的是什么,这边关的将领和士卒,许多都偷偷摸摸的拿东西换东虏、蒙古那边的东西,比如拿口铁锅什么的换马啊!拿粮食换人参什么的。这些确实难防,杨改革心中叹口气,只能尽量把大的方面防范到,小东西,这个,实在是有点难。
“臣遵命。”袁崇焕答应道。
杨改革心中叹口气,建立严格的海关,难啊!看来,得尽快在海上建立数量众多的缉私船队了,首先应该尽量控制渤海湾,特别是严控辽东沿海大规模走私的可能姓,在这些地方建立严格的海关巡查制度,剩下那些小打小闹,只能说尽力了。
海关的事,杨改革的心情是喜忧参半,高兴的是蒙古这边好控制,比较忧虑的是辽东这块是个难题。
“……唉……算了,这件事曰后再说,如今,暂且就这样吧,朕再说一件事,诸位都听听,和诸位有关,也和诸位没有多大的关系……”杨改革决定跳过这个问题,这个,可以曰后慢慢调整,先把关外的整体战略说完再说。
众人又静下来,听皇帝怎么说。
杨改革看了看孙承宗,道:“这件事,和朝鲜有关,朕决定,为了拖住东虏西进,准备在朝鲜开辟新战场,这件事,就由孙师傅来说吧,孙师傅是此策的策划者。”杨改革抛出了一个重磅炸弹,准备开辟朝鲜战场。
说实话,众人今天已经有了很多惊讶,不过听到这件事,更是惊讶得合不拢嘴,第二次援朝?要知道,上次援朝的时候,可是耗费了数百万两白银,如今皇帝第二次援朝,这得花费多少银子啊?再加上蒙古右翼,关外诸多的军事行动,这皇帝的花费只能说惊人!众人都是心中打鼓,这皇帝,有点好高骛远了。
兵部尚书刘延元心中焦急起来,这皇帝看着聪明,如今犯起混来了,这援朝,得多大的开销啊!如今朝廷,正在全力赈灾,那里还拿得出钱援朝?如果说前几项军事行动由皇帝自己掏钱,那还说得过去,毕竟要的银子有限,很多事,都还是以前就定下的,可是如今这个援朝……,刘延元急了起来。
“启禀陛下,臣有话说。”刘延元急躁得很,不顾规矩,插话了。
杨改革看了一眼,道:“哦,刘爱卿,有何事?”
“启禀陛下,万万不可开辟朝鲜战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