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26

片依然下落不明,而西北的威胁如同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我们......还不能放松。”赵莽艰难地站起身,眼神坚定地望向远方,“收拾残局,准备出发。下一站,西北。”冷青霜握紧他的手,墨家老者点头应下。在他们身后,逐渐平息的地底深处,传来隐隐的脉动,仿佛在预示着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

第四卷:灰烬新生

8. 火劫之后

宫阙暗流

紫禁城的琉璃瓦在晨雾中泛着冷光,乾清宫内,檀香混着硫磺的气息在龙纹金炉中盘旋。明熹宗握着奏报的手指微微发颤,羊皮纸上"白莲教勾结番邦,妄图引地火焚城"的朱批刺得他眼眶生疼。

"传内阁大学士!"皇帝猛地将奏折摔在龙案上,青玉镇纸应声碎裂。窗外惊雷炸响,暴雨倾盆而下,雨水顺着螭首雕刻的龙口喷涌而出,恍若数日前地底喷涌的岩浆。

三日后,罪己诏昭告天下。当"朕德行有亏,致地龙震怒"的黄榜张贴在午门时,赵莽正跪在文华殿的金砖上。他缠着绷带的右手还在渗血,却死死攥着从白莲教总坛带回的磁石密卷。

"赵卿可知,礼部侍郎昨日暴毙?"皇帝的声音冷得像淬了冰。他缓缓展开一卷泛黄的名单,上面密密麻麻列着数十个官员名字,"工部尚书前日称病辞官,带走的箱笼里,藏着西域进贡的磁母矿。"

赵莽抬头,正对上皇帝鹰隼般的目光。殿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工部郎中浑身湿透冲进来,袍角还沾着黑褐色的泥浆:"陛下!所有地火喷口已用糯米浆混着磁石粉填埋,对外宣称是'天师作法,地龙归位'......"

"做得好。"皇帝摩挲着腰间的九龙玉佩,忽然冷笑,"让钦天监再编个祥瑞,就说紫微星亮,灾厄已除。"他挥退众人,独留赵莽在殿内,"赵卿,朕要你暗中彻查,那些与白莲教勾连的官员,一个都不许放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与此同时,京城街头,百姓们围着新贴的告示议论纷纷。卖炊饼的老汉指着黄榜咂舌:"都说地龙翻身,怎的突然就平了?"说书人惊堂木一拍,唾沫横飞:"各位有所不知!那是六扇门的赵捕头,手持大禹治水图,借来天河之水,浇灭了地底火龙......"

夜幕降临,工部衙门后院,数十辆满载磁石的马车悄然驶出。管事的太监掀开轿帘,望着阴沉的天空喃喃自语:"填埋了地火喷口又如何?西北的流民,才是真正的野火......"话音未落,一道黑影闪过,他怀中的密信不翼而飞。

赵莽躲在暗处展开信纸,月光下,"李自成聚众十万"的字迹刺得他心头一跳。柳无烟临死前的狂笑在耳边回荡,他握紧怀中的镇龙钉残片——磁钥虽毁,地火暂封,但更大的危机,正在西北的荒原上悄然蔓延。

三日后,冷青霜带着墨家弟子出现在城郊。她指着远处新堆的土丘,那里插着写有"镇妖塔基"的木牌:"所有喷口都被伪装成建塔地基,工部还在周围布了磁石阵。"她忽然压低声音,"不过,我查到户部有笔三百万两的'西域商税',去向不明。"

赵莽望着京城的万家灯火,宫墙内隐约传来编钟声响。皇帝的罪己诏和工部的粉饰太平,不过是暴风雨前的宁静。他将密信递给冷青霜,目光转向西北:"准备车马,我们该去会会,那即将燎原的野火了。"

雨又下了起来,打湿了城郊的"镇妖塔基"木牌。泥浆顺着磁石缝隙渗入地底,深处,未被完全扑灭的地火雷余烬,仍在黑暗中静静蛰伏。

暗潮惊澜

嘉靖二十四年深秋,六扇门的墨香混着血腥味弥漫在刑房。赵莽将最后一份供状按上朱砂手印,羊皮纸上"白莲教勾结番邦"的字迹在烛火下泛着暗红。冷青霜擦拭着染血的软鞭,忽然停手:"听墨家传来消息,西域商队里出现拜火教祭司打扮的人。"

窗外传来乌鸦的嘶鸣,赵莽望着墙上新刻的"嘉靖二十四年地龙案"卷宗,金属扳指残件在袖中微微发烫。那场地底的生死之战已过去三月,工部填埋的地火喷口如今立着镇妖塔,皇帝的罪己诏也化作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但他知道,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

三日后,茶马古道的驼铃声惊飞了林间宿鸟。戴着银质面具的西域商人勒住缰绳,目光扫过路旁新立的石碑——上面赫然刻着"嘉靖二十四年,天师镇地龙于此"。他伸手摩挲石碑缝隙里残留的磁石碎屑,喉间发出阴冷的笑:"中原人倒是会粉饰太平。"

与此同时,京城

不想错过《大明锦衣卫1》更新?安装14看书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