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冷光灯下发酵成粘稠的雾气。江砚戴着白手套的手指抚过17世纪的《第二分册》,泛黄的纸页间夹着干枯的月桂叶,边缘的批注已被虫蛀得支离破碎。
\"3:5:7......\"他轻声念出银币上的符号,目光突然定在古籍某段关于香料贸易的记载上。原本标注肉豆蔻、丁香配比的数字,此刻在放大镜下显露出第二层刻痕——那分明是汞、银、金的化学分子式。?s/s¨x¢i~a,o^s/h·u!o\._c′o~m¢更惊人的是,每串香料配比旁都标注着\"半人马座银行\"的徽记,下方用极小的字体写着\"11万两\"。
\"江先生?\"管理员从档案架后探出头,\"闭馆时间到了......\"
\"再给我十分钟!\"江砚扯下颈间的十字架,用尖锐的金属扣刮开书页夹层。粉末簌簌落下的瞬间,他倒抽一口凉气——底层的密文里反复出现\"葡萄牙孤儿血液激活剂\"的字样,配图竟是孩童手腕绑着银链,血液滴入坩埚的场景。
突然,通风口传来金属摩擦的声响。江砚猛地回头,只见三个黑袍人从阴影中浮现,兜帽下的面容被银色面具覆盖,腰间悬挂的十字架与普通圣物不同,底端镶嵌着汞合金打造的齿轮。
\"你们是谁?\"江砚抓起桌上的银币,却发现对方腰间也别着刻有\"3:5:7\"的徽章。为首的黑袍人抬手,袖口滑落处露出与澳门死者相同的青灰色皮肤——那分明是汞中毒的症状。
档案馆的应急灯突然熄灭。江砚在黑暗中翻滚躲避,听见羊皮纸燃烧的噼啪声。火舌顺着书架蔓延,照亮黑袍人手中闪烁的匕首,刃口刻着与怀表齿轮相同的泰州学派咒文。他摸到怀中的《第二分册》,撕下写有炼制公式的残页塞进嘴里,腥甜的纸浆混着灰烬呛得他剧烈咳嗽。
\"半人马座银行在用香料贸易掩盖人体实验!\"江砚边退边喊,后背撞上存放中世纪炼金术文献的展柜。玻璃碎裂声中,他抓起一本厚重的古籍掷向追兵,趁机冲向防火通道。身后传来黑袍人愤怒的嘶吼,以及越来越近的汞合金齿轮转动声。
当他跌跌撞撞跑到广场时,档案馆已化作冲天火海。警笛声由远及近,江砚在人群中摸到口袋里被体温焐热的银币。上面的\"3:5:7\"符号此刻竟渗出暗红液体,在掌心晕染成半人马座的星图形状。远处,一辆黑色轿车缓缓摇下车窗,车内人举起的怀表表盘,正与他在档案里看到的\"怒涛焚帆\"暗纹完全重合。
第四章:暗桩密语
热风裹挟着沙尘掠过莫卧儿帝国古战场遗址,阿米尔的登山靴陷进焦土,脚踝被破碎的陶片划出渗血的伤口。怀表在他掌心发烫,秒针固执地逆时针飞转,每当指针划过“怒涛焚帆”的船帆图案,表壳内侧的梵文就会泛起荧蓝色微光。
三天前,他在果阿旧港的葡萄牙语档案里破译了怀表夹层的密码。此刻,坐标指引他来到这片被战火夷平的废墟。夕阳将断壁残垣染成血色,阿米尔在坍塌的了望塔基座下,发现了半埋在沙中的檀木银箱——箱角凹陷处,赫然刻着与澳门银币相同的“3:5:7”符号。
撬开锈蚀的铜锁时,箱内霉味混着汞蒸汽扑面而来。五十枚渗血银币整齐码放,最底层的丝绒垫下,藏着一封用波斯语与拉丁语混写的密信。阿米尔的手指在颤抖,信中详细记载着1683年葡萄牙东印度舰队的布防图,末尾署名的花押字,竟与梵蒂冈档案馆《第二分册》上的耶稣会徽记如出一辙。
“原来莫卧儿帝国的内应,是耶稣会的红衣主教......”阿米尔的低语被突然响起的引擎声撕碎。三辆军绿色越野车冲破警戒线,车顶架着的重机枪在暮色中泛着冷光。当地军阀的士兵端着ak-47跳下卡车,带头的军官面罩上印着半人马座的银质徽章。
“交出怀表和密信!”军官的枪口抵住阿米尔太阳穴,“你们汉人说得好——好奇心害死猫。”阿米尔瞥见对方腰间的汞合金罗盘,指针正疯狂旋转指向自己怀中的银箱。千钧一发之际,他抓起银币掷向车灯,汞合金在强光下爆发出刺目银光。
混战在沙尘中爆发。阿米尔抱着银箱滚进战壕,怀表突然发出尖锐蜂鸣,表盘背面的帆船竟开始“燃烧”,赤红的磷火沿着齿轮纹路蔓延。追兵的惨叫混着子弹呼啸,他在弹坑中摸索到密信边角的暗纹——那是泰州学派失传的“障目咒”,只需用血激活,就能制造视觉幻象。
咬破指尖的瞬间,阿米尔将血抹在密信上。整座战场突然被浓雾笼罩,追兵的脚步声变得杂乱无章。他跌跌撞撞地朝着恒河方向奔逃,怀中的银箱不断渗出温热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