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车”结构完全一致,批注处的意大利文写着:“此乃东方天工秘术,可颠覆世界。”
陈墨白颤抖着打开另一只檀木盒,里面躺着半块怀表。当苏砚用放大镜观察表芯齿轮时,瞳孔猛地收缩——那些精密部件的加工痕迹,与明代钨钢齿轮的切削纹路出自同一种工艺。“工业革命不是偶然。”老人的声音哽咽,“瓦特、惠特尼...他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却让巨人背负‘落后’的骂名。”
更惊人的真相还在后面。天工会的古籍中记载,张居正推行改革时,曾在工部设立“天机局”,专门研究机械与地脉的共振关系。某次实验中,当蒸汽机模型的飞轮转速达到每分钟1200转,工坊地下突然裂开深不见底的裂缝,吞噬了三百工匠。从此,《卷十一》便明文规定:所有旋转机械的公差必须控制在±0.0036毫米,这不仅是加工精度,更是防止共振的“安全锁”。
“aei在玩火。”林薇将量子计算机的检测报告摔在桌上,红色警报在屏幕上闪烁,“他们想用明代技术制造航空发动机,却忽略了最关键的安全限制。当现代合金材料的飞轮达到临界转速...”她调出模拟画面,只见虚拟的发动机瞬间解体,产生的冲击波将城市夷为平地。
然而,军工企业早已陷入疯狂。三天后的深夜,苏砚在研究所被电磁脉冲枪击中,昏迷前,他看见aei首席科学家格林的脸——对方脖颈处,赫然纹着与齿轮同盟相同的云雷图腾。当他在aei的秘密实验室醒来时,发现钨钢齿轮已被接入巨型发动机原型机,仪表盘上的转速表正在向1200转逼近。
“苏先生,你该庆幸参与人类最伟大的发明。”格林戴着防辐射面罩,将电极贴片贴在苏砚太阳穴上,“只要破解《卷十一》的共振公式,我们的飞船就能突破光速。”他指着监控画面,太平洋上,aei的钻井平台正在海底安装巨大的共振装置,那里正是齿轮加密信号指向的“时空共振临界点”。
剧痛突然袭来,苏砚感觉大脑被无数电流撕裂。格林正在用神经接驳装置读取他的记忆,企图找到《卷十一》的核心技术。但天工会早有准备——林薇在齿轮残件中植入的量子病毒开始发作,实验室的显示屏突然布满明代云雷纹,所有电子设备陷入瘫痪。
混乱中,苏砚撞向控制台。巨型发动机发出刺耳的尖啸,转速表突破1100转。格林疯狂地按下紧急制动按钮,却发现所有系统已被神秘力量接管。“你们触发了明代的自毁程序!”苏砚在轰鸣声中大笑,“当机械违背‘天机’,就会遭到反噬!”
实验室开始剧烈震动,钨钢齿轮迸发出耀眼的蓝光。苏砚看见时空在扭曲,16世纪的天机局工匠、18世纪的西方机械师、现代的军工科学家,他们的身影在能量风暴中重叠。当发动机转速突破临界值的刹那,他终于明白张居正那句“器利则祸兴”的真正含义——人类对力量的贪婪,终将打开潘多拉魔盒。
爆炸的火光中,苏砚将最后的数据通过量子通讯发送给天工会。他知道,自己必须阻止这场灾难,哪怕付出生命代价。而在千里之外的天工寨,陈墨白望着夜空划过的奇异光束,老泪纵横:“居正公,四百年了,天机局的遗愿,终于有人继承了...”
五、终局较量
aei秘密实验室的警报声刺破耳膜,苏砚被拷在共振舱的金属支架上,眼前的巨型发动机正以每分钟1180转的速度疯狂震颤。钨钢齿轮在核心部位泛着妖异的紫光,他手腕上的量子通讯器突然亮起——林薇传来的加密信息显示,太平洋海底的共振装置已完成70%充能。
“快把逆共振公式交出来!”格林的面罩因愤怒而扭曲,他抓起桌上的神经接驳器,“你的大脑里藏着《卷十一》的最终秘密!”苏砚却突然笑了,笑声在金属舱室内回荡成诡异的共鸣。当电极刺入太阳穴的瞬间,他的意识如潮水般涌入齿轮深处,1602年的天机局工坊在眼前徐徐展开。
青灰色的天空下,数百名工匠赤膊围在巨型坩埚旁。领头的老者将掺有神秘矿石的钢锭投入炉火,火星溅在他胸口的云雷纹刺青上,竟化作流动的光点。苏砚震惊地发现,工匠们用磁石悬浮齿轮,借潮水涨落校准公差,每一次敲击都精准对应着潮汐的频率。当老者在齿轮刻下“0.0036”时,转头望向虚空,仿佛穿越四百年与他对视:“后世之人,若见此数,当知——过极必反,天道有衡。”
现实中的剧痛将苏砚拉回实验室。他猛然睁开眼,发现量子通讯器正自动解析出一段明代密码。格林的手悬在“启动”按钮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