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大明锦衣卫648

—不过是陶罐装火药,简单粗糙的攻城武器。可眼前这黏附力惊人、遇热膨胀的胶泥弹,显然经过了精心改良。倭寇背后,怕是有深谙火器之道的能人。

\"或许墨家机关能破。\"他的声音低沉却笃定。话音未落,已解开衣襟,从贴身内袋中取出一卷泛黄的残卷。《墨子·备城门》五个古朴的大字映入眼帘,纸页边缘磨损严重,显是被人反复翻阅。烛光洒在残卷上,关于守城器械的记载泛着岁月沉淀的微光。

王崇业凑上前,目光扫过那些晦涩难懂的文字:\"这......能行吗?墨家机关术,不是早就失传了?\"

赵砚之轻轻抚摸着残卷,仿佛触碰着某位先人的脉搏:\"墨家虽式微,但''隐墨''一脉从未断绝。《备城门》中记载,''城上之备,渠谵、藉车、行栈、行楼'',看似说的是守城器械,实则暗藏破敌之法。\"他的手指停在\"以柔克刚\"四字上,\"这胶泥弹黏性虽强,但若能在接触炮管前将其冷却,或许......\"

他突然想起腰间的青铜机关匣。三层暗锁,分别对应\"非攻兼爱尚同\",此刻正随着他的呼吸微微发烫。最内层暗格里,藏着墨家失传已久的\"玄冰机关\"图纸。那是一套精巧的水冷装置,通过循环流动的海水,可将物体急速冷却。

\"参将大人,给我三日时间。\"赵砚之将残卷郑重收好,\"我需要铁匠二十人,木匠十人,还有......\"他顿了顿,\"大量的铜皮、牛皮,以及冰块。\"

三日后,宁海卫城头。赵砚之站在改良后的佛郎机炮旁,手心微微出汗。新安装的\"玄冰机关\"形如莲花,青铜叶片层层叠叠,中间暗藏螺旋状的水道。当倭寇战船出现在视野中时,他深吸一口气,下达了命令:\"准备!\"

第一波硫磺胶泥弹呼啸而来,在空中划出暗红的弧线。赵砚之目不转睛地盯着,直到弹丸即将触及炮管的瞬间,大喝一声:\"启动!\"

机关轰然运转,海水顺着螺旋水道急速循环,青铜叶片表面瞬间结出一层白霜。胶泥弹撞上冰冷的机关,发出刺耳的爆裂声,化作碎块坠落在地。倭寇显然没料到会有此变故,短暂的慌乱后,立即发动了第二轮攻击。

这次,他们改变了策略,将胶泥弹与火弹混合发射。火焰舔舐着\"玄冰机关\",却被循环的海水迅速冷却。赵砚之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暗喜,却也深知危机未除。倭寇不会轻易放弃,他们必定还有后招。

果然,第三轮攻击来临。倭寇旗舰上,一门从未见过的巨型发射器缓缓升起,炮口对准了宁海卫城墙。赵砚之的目光扫过《墨子·备城门》残卷,突然停在\"籍车\"的记载上。那是一种利用杠杆原理的投石机,或许......

他迅速下令,将城中仅存的几架投石机改装。当倭寇的巨型炮弹呼啸而来时,改良后的投石机也同时发动。巨石与炮弹在空中相撞,爆炸的火光映红了半边天。

战斗持续到黄昏,倭寇终于败退。赵砚之望着海面上漂浮的战船残骸,手中的《墨子·备城门》残卷被硝烟熏黑了边角。但他知道,这不是结束。倭寇不会善罢甘休,而墨家机关术与火器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晚风拂过城头,带着咸涩的海味。赵砚之将残卷小心翼翼地收好,又摸了摸腰间的机关匣。三层暗锁依然完好,但他明白,真正的守护,不在精巧的机关,而在代代相传的信念。就像这残卷上的文字,历经千年,依然能在关键时刻,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锁中乾坤

宁海卫的夜被潮水声切割得支离破碎,赵砚之贴着城墙根疾行,腰间青铜机关匣随着步伐发出细碎的嗡鸣。军械库的铜锁在月光下泛着冷光,他从怀中掏出墨家特制的撬锁工具——那是一套精巧的竹制软簧,看似脆弱,却能顺着锁芯纹路探入机关深处。

\"吱呀——\"厚重的木门推开时扬起一阵呛人的铁锈味。月光透过残破的窗棂,在佛郎机炮扭曲的炮管上投下蛛网般的阴影。赵砚之用匕首刮下炮管上残留的硫磺胶泥,暗红物质在刀刃上凝成细小的结晶,凑近鼻尖还能闻到海藻与硝石混合的腥甜。倭寇这次的改良绝不是偶然,胶泥里甚至混着某种油脂,遇热后会像活物般紧紧攀附金属。

他解开外袍,青铜机关匣在月光下流转着玄鸟纹的幽光。指尖刚触到第一层锁扣,暗格便悄无声息地弹开,露出一枚核桃大小的鲁班锁。榫卯结构层层嵌套,在月光下泛着青灰色的冷芒,每道纹路都精准得如同用尺子量过。

\"非

不想错过《大明锦衣卫1》更新?安装14看书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