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大明锦衣卫681

"

密档在沙滩上展开,泛黄的纸页间滑落出半枚刻着樱花纹的玉佩。戚寒江拾起玉佩,与怀中李崇山留下的碎片拼合,完整的樱花图案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账簿上的字迹力透纸背,详细记录着历任水师将领与倭寇的金银往来、军火交易,甚至还有对重要战役的情报出卖。其中一页,赫然写着三年前碧蹄馆之战的真相——正是有人故意调换火绳,才导致戚家军火器尽废。

\"李参将...他早就知道。\"戚寒江的声音沙哑如破风箱。他想起半月前那个雨夜,李崇山浑身是血撞进营帐的模样,\"他用自己的命设局,就是要让这些真相重见天日。\"海浪拍打着岸边,将一具尸体推到他脚边,那人手中紧攥着半截竹筒,里面藏着的,竟是李崇山最后的亲笔信。

信笺上的字迹被血水晕染,却依然清晰可辨:\"寒江贤弟,当你看到这封信时,我已化作海中孤魂。这些年来,我看着水师从精锐之师沦为贪腐巢穴,看着将士们握着朽烂的火绳赴死...我对不起他们。唯有以死明志,方能撕开这层遮羞布。\"信末,还有一行小字:\"礁石之上,刻着所有枉死者的名字,望你替我守护。\"

戚寒江踉跄着起身,循着李崇山指引的方向走去。退潮后的礁石滩上,密密麻麻的刻痕在阳光下泛着白光。他逐字抚摸那些名字,指尖触到凹陷处的碎石——李崇山竟是用牙齿和指甲,在坚硬的礁石上留下这最后的忏悔。有些字迹歪斜凌乱,显然是在极度虚弱中完成;有些地方血迹斑斑,与礁石的颜色融为一体。

\"这些名字...有我的父亲。\"戚寒江突然跪倒在地,泪水混着海水滑落。他想起父亲临终前的嘱托,想起李崇山平日里对他的关照,\"原来你们都在独自背负着这一切。\"朱载堃沉默地站在一旁,将密档郑重地放在礁石前,像是在向这些冤魂致敬。

此时,幸存的将士们陆续赶来。他们看着眼前的惨状,看着礁石上的名字,许多人忍不住跪地痛哭。有人认出了自己的同乡,有人找到了失踪多年的兄长。王勇颤抖着触摸那些刻痕,突然哽咽出声:\"李参将...他一直在暗中保护我们。每次发放的火绳,都是他用私银换的好货。\"

海风渐起,带着咸腥的气息。戚寒江缓缓起身,抽出腰间的柳叶刀。刀锋在礁石上轻轻一刮,刮下的碎屑中竟混着细小的金砂——那是玄海陶土的标志,也是李崇山留下的另一个线索。他望着波光粼粼的海面,仿佛看见李崇山站在船头,对着他露出欣慰的笑容。

\"传令下去,\"戚寒江的声音坚定而低沉,\"将这些名字抄录下来,刻在新修的水师碑上。从今往后,登州水师的每一名将士,都要记住这段历史,记住这些用生命换来真相的人。\"他握紧手中的玉佩,迎着朝阳走去,身后,朱载堃高举密档,大声宣读着那些罪人的名字。

当第一缕阳光完全跃出海面时,礁石上的刻痕被镀上一层金色。那些名字,那些忏悔,那些用生命书写的真相,终于在这一刻,永远地铭刻在了历史的长河中。而戚寒江知道,这只是开始。为了让大明水师重现荣光,为了让这样的悲剧不再发生,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绳铭潮声

万历二十七年暮春,新筑的登州水师堤坝宛如银龙横卧在海岸线。竣工庆典的鞭炮声惊起群鸥,红绸裹着的青铜匾额缓缓升起,\"固若金汤\"四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然而当工匠撬开最后一块基石,半截焦黑的火绳赫然显露,绳结里嵌着的紫色陶土碎粒,在众人抽气声中泛着神秘幽光。

戚寒江伫立在新建的了望塔顶层,手抚过崭新的檀木围栏。三月前那场惊涛骇浪仿佛还在眼前——燃烧的尸体撞碎腐朽堤坝,海水裹挟着罪证冲垮黑幕,而李崇山用生命布下的棋局,最终化作了照亮海疆的炬火。他低头看着掌心的断指疤痕,那里早已结痂,却永远留着道暗红色的印记。

\"戚将军,这火绳...\"朱载堃匆匆赶来,官服下摆还沾着泥点。百户大人如今已升任海防同知,腰间新配的鱼符在风中轻响,\"是否要呈报朝廷,将此物供奉于史馆?\"

海风卷起戚寒江的披风,他望着远处归港的渔船,想起李崇山书房暗格里的陶土样本,想起那些尸体指甲缝里的紫色碎屑。\"不必了。\"他弯腰拾起火绳,焦脆的麻绳在指间簌簌落下,\"让它留在堤坝里,做个警醒。\"说罢,他将火绳重新嵌回石缝,工匠们迅速用新烧制的玄海陶土封合,紫色与焦黑交融,宛如凝固的历史。

庆典过后,登州港恢复了往日的繁忙

不想错过《大明锦衣卫1》更新?安装14看书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