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大明锦衣卫686

挟着硝烟扑面而来。港口方向,明军战船的轮廓在火海中扭曲变形,而更令人心惊的是,夜空中闪烁着诡异的七色光芒——那是用威尼斯三棱镜制造的光学迷阵,将整个登州港笼罩在虚幻与现实交织的迷雾中。她举起望远镜,终于看清旗舰甲板上的身影:那个戴着青铜面具的人,正操控着十二面旋转的黑曜石镜,腰间玉佩赫然是海东青与十字架的诡异结合。

\"镜师!\"崔知夏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记忆如潮水涌来:三年前泉州港的大火中,托马斯神父临终前用血在地面写下的\"fides in ignem\";父亲在碧蹄馆战死时,手中紧握的半块刻着扶桑纹的镜片;还有戚继光书房暗格里,那份标注着\"绝密\"的《永乐大典》残卷...所有碎片在此刻突然拼凑完整。

\"阿砚,去文庙!\"崔知夏突然转身对赶来的少年下令,\"把藏经阁第三排第七个暗格里的《天工开物》取来!\"她望着越来越浓的光学迷雾,想起父亲生前的叮嘱:\"真正的光学秘术,藏在那些被篡改的典籍缝隙里。\"当阿砚飞奔而去时,她握紧蒸馏器,朝着镜光最强烈的方向走去。

文庙的藏经阁内,阿砚在蛛网密布的暗格里翻找出那本《天工开物》。泛黄的书页间夹着半张烧焦的图纸,上面用拉丁文画着破解光学迷阵的关键装置——一个由二十四面棱镜组成的环形阵列。少年的手突然顿住,他看见图纸角落的批注:\"此阵需以血为引,方能穿透虚妄。\"

与此同时,港口的战斗进入白热化。戚继光率领的敢死队试图靠近镜舰,却在迷阵中不断遭遇幻影攻击。崔知夏在乱军中穿梭,将随身携带的荧光粉末撒向空中。当月光穿透粉末,那些迷惑视线的镜光路径顿时显现。她发现,所有光线的焦点都汇聚在镜师脚下的紫陶底座——那上面刻着完整的《永乐大典》卷数编码。

\"原来他们用典籍做阵眼!\"崔知夏取出父亲遗留的银匕首,在掌心划开一道伤口。鲜血滴落在蒸馏器镜片上的瞬间,奇迹发生了:镜面折射出的光线竟化作实质,在迷雾中开辟出一条通道。她顺着光路冲向镜舰,身后传来阿砚的呼喊:\"先生!他们要启动终极镜阵了!\"

镜舰甲板上,镜师发出疯狂的大笑。随着他转动中央的黑曜石核心,十二面巨型凹镜开始同步旋转,将月光聚焦成一道足以融化钢铁的光柱。崔知夏在千钧一发之际举起改良后的蒸馏器,二十四面棱镜组成的阵列与镜舰的光学系统产生共鸣。两股强大的光流在空中相撞,迸发出刺目的白光。

当光芒消散,镜师的青铜面具已经碎裂。崔知夏震惊地发现,那张布满烧伤疤痕的脸,竟与托马斯神父助手的画像有七分相似。\"为什么?!\"她的声音混着海风与硝烟。对方咳出一口鲜血,露出诡异的微笑:\"你以为《永乐大典》的失传真是意外?那些被焚毁的光学篇章,本就不该属于这个愚昧的时代...\"

话音未落,镜舰突然剧烈震动。紫陶底座在超负荷的光压下开始龟裂,镜师在崩塌的甲板上狂笑:\"玄光会的真正计划...是让整个大明在光焰中重生!\"崔知夏在爆炸的气浪中奋力抓住桅杆,看见远处海平面上升起无数闪烁的镜光——那是玄光会分布在沿海的秘密据点,正在执行最后的疯狂指令。

黎明破晓时,登州港已是一片废墟。崔知夏站在焦黑的了望塔顶端,手中握着从镜师身上缴获的手记。泛黄的纸页间,记载着一个跨越百年的阴谋:自永乐年间起,就有神秘组织暗中收集《永乐大典》的光学篇章,企图用光线重塑世界秩序。而镜师,正是这个组织当代的\"执光者\"。

海风掀起崔知夏凌乱的发丝,她望着波光粼粼的海面,那里漂浮着破碎的镜片与《永乐大典》的残页。阿砚抱着一箱缴获的密信走来,少年的眼神中带着劫后余生的恐惧:\"先生,这些信件...牵涉的官员比我们想象的更多。\"

崔知夏将银十字架挂在新制的光学预警装置上,金属在阳光下闪烁着圣洁的光芒:\"把它们整理成册吧。\"她的目光越过少年,望向雾霭渐散的天际,\"历史的真相或许会被暂时掩埋,但就像光线永远无法被黑暗完全吞噬,总有一天,所有的阴谋都会在光的审判下无所遁形。\"

远处传来晨钟的轰鸣,惊起一群归巢的海鸟。崔知夏握紧手中的蒸馏器,破损的镜片在她掌心微微发烫。这场光与影的较量或许暂时落幕,但她知道,守护光明的征程,永远不会结束。

雾镜迷踪

万历二十七年深秋,登州港的了望塔

不想错过《大明锦衣卫1》更新?安装14看书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