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大明锦衣卫687

2. 三棱镜折射加密法

棱光织网

万历二十八年惊蛰,登州城的晨雾裹挟着硝石气息,将城墙染成青灰色。3?我;¤?的;°e书?城¥ +无|?错′内?±容?:2崔知夏立在了望塔顶,狼毫笔尖悬在沙盘上方,迟迟未落。利玛窦赠予的威尼斯水晶三棱镜在掌心泛着冷光,镜身镌刻的\"lux veritatis\"在熹微晨光中若隐若现,宛如一句跨越重洋的箴言。

\"先生,密探传来急报!\"阿砚撞开木门,锁子甲上还沾着未干的露水,\"沙门岛、成山角、刘公岛三处海域,昨夜同时出现镜光信号,间隔时辰与潮汐涨落完全吻合!\"少年将一卷羊皮纸展开,上面用朱砂绘制的光点呈诡异的等边三角形分布,恰似倒扣在海面上的牢笼。

崔知夏的瞳孔骤然收缩。她抓起三棱镜对准沙盘,阳光穿过晶莹的棱面,在标注着倭寇活动区域的地图上投射出七彩光斑。当第七道光束恰好落在威海卫炮台的标记时,她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那些看似随机的镜光落点,竟组成了《武备志》中记载的\"三才锁龙阵\"。

\"他们在重构镜舰阵列。\"崔知夏的声音冷得像淬了冰,\"用潮汐规律掩盖信号频率,以星象方位校准攻击角度。阿砚,立即通知戚将军,将海防图上所有标红区域的守军后撤三成。\"

\"后撤?\"阿砚瞪圆了眼睛,\"可那里是防御最薄弱的...\"

\"正是因为薄弱,才是诱饵。\"崔知夏展开一卷泛黄的《永乐大典》残页,烛火在\"虚实相生\"四字上跳跃,\"倭寇以为我们不知晓镜光密码的深层逻辑,却不知...\"她突然将三棱镜重重拍在沙盘中央,七道光束顿时交织成网,\"他们的攻击指令,反而会成为暴露位置的路标。\"

子夜时分,海面上泛起幽蓝荧光。崔知夏站在改装后的观测船上,十二面旋转的琉璃镜在甲板上组成八卦阵型。当倭寇的镜光信号划破浓雾,这些镜面立即同步折射,将收集到的光线导入特制的蒸馏器。装置核心处,利玛窦赠送的水晶三棱镜与本土黑曜石镜片产生奇妙共鸣,在雾幕中投射出敌人舰队的立体影像。

\"东南方位,三艘主舰呈品字形排布!\"观测员的喊声被浪涛吞没。崔知夏盯着影像中缓缓转动的巨型凹镜,突然发现镜座缝隙间闪烁的银光——那是波斯紫晶特有的反光,证明倭寇已破解了镜片防潮的难题。

\"启动雾障!\"她果断下令。数十艘满载石灰与鱼油的小船迅速散开,随着爆炸声响起,白色浓烟与海雾交融,形成一道绵延数里的屏障。然而预想中的镜光散射并未出现,倭寇的攻击光束竟穿透雾幕,精准击中了明军佯动的战船。

\"怎么可能?\"阿砚的惊呼中带着焦糊味。崔知夏抓起望远镜,在火光中捕捉到惊人的细节:倭寇主舰桅杆顶端,悬挂着由十二面棱镜组成的球形装置,将镜光分解成无数道细芒,如同天女散花般突破雾障。

千钧一发之际,崔知夏突然想起利玛窦的信件。意大利传教士在信中提到,威尼斯工匠曾用三棱镜阵列破解过暴雨中的光学干扰。她迅速将观测船上的琉璃镜重新排列,组成与倭寇相似的球形结构,当第二波镜光袭来时,奇迹发生了——分解后的光束在己方镜面间不断折射,竟原路返回,击中了倭寇的镜舰。

\"反击!\"戚继光的怒吼从旗舰传来。明军战船趁着混乱冲出雾障,船头新制的\"光刃弩\"喷射出灼热的光束,那是崔知夏将火铳原理与光学聚能结合的产物。海面上,镜光与炮火交织成绚烂的死亡之舞,破碎的镜片如黑色的雪花纷纷坠落。

激战中,崔知夏发现一艘挂着海东青旗的战船试图突围。船头戴着青铜面具的身影操纵着旋转镜阵,将明军的攻击尽数反弹。\"是玄光会余孽!\"她立即调整光学装置,将月光与海面反光汇聚成一道锥形光束。当光束击中面具的瞬间,碎裂的青铜下露出一张布满烧伤疤痕的脸——竟是松本三郎的亲传弟子。

\"你们以为破解镜光密码就能高枕无忧?\"弟子发出凄厉的笑声,从怀中掏出半卷《永乐大典》,\"真正的杀招,藏在...\"话音未落,戚继光的长枪贯穿了他的胸膛,但那卷典籍已被抛入海中。

黎明破晓时,崔知夏站在漂浮着镜片残骸的甲板上。手中的水晶三棱镜不知何时出现了裂痕,却依然倔强地折射着晨光。她弯腰拾起一块刻有扶桑纹的镜片,背面用鲜血写着半句日语:\"光愈盛,影愈深\"。

不想错过《大明锦衣卫1》更新?安装14看书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