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大明锦衣卫736

统完全失效。

陆明远捂着口鼻退回工坊,眼前是被腐蚀得千疮百孔的防御工事。老工匠李铁锤捧着变形的黄铜铰链泣不成声:\"这胶泥里掺了化金之术!我们的九转冷淬法...完了!\"陆明远却突然抓起案头的《天工开物》,目光停留在\"漆艺\"章节:\"用生漆混合蛎灰!给金属穿上防护甲胄!\"他又扯过一张牛皮,在上面快速勾勒万向旋转支架的草图:\"倭寇靠波浪机动,我们就造会追着浪花跑的火铳!\"

三昼夜后,雨过天晴。织田信长再次率军来犯,却发现明军阵地竖起了古怪的竹制塔楼。每个塔楼顶端都架着旋转式火铳台,下方连接着浸泡桐油的麻绳传动装置。当硫磺胶泥再次袭来时,涂着七层生漆的黄铜铰链只泛起轻微气泡。陆明远扣动改良后的火铳扳机,阴阳膛线赋予弹丸更强的旋转力,竟直接穿透安宅船的橡木甲板。

织田信长瞳孔骤缩,立即下令释放油污。但这次明军早有准备,他们将火铳握把缠上粗麻布条,装填时用竹制夹具固定弹药。更可怕的是,那些旋转式火铳台仿佛长了眼睛,无论安宅船如何倾斜,始终能将铳口对准目标。当第一发弹丸击碎旗舰的了望台时,山本勘助终于变了脸色:\"他们破解了倾角机动的奥秘!\"

恼羞成怒的织田信长祭出终极杀招——百艘蒙着黑布的快船破水而出。这些由葡萄牙工程师改造的\"浪行舟\"底部装有流线型金属滑板,利用波浪推力能达到普通战船三倍速度。船上搭载的新式连发弩机,可在眨眼间射出七支淬毒弩箭。

陆明远望着海面上的黑色魅影,却露出胸有成竹的笑容。他转身揭开覆盖在神秘装置上的油布,露出由三十六根竹筒并联而成的\"万矢筒\"。当倭寇快船进入射程,明军点燃引线,数千枚裹着磷粉的铁砂如暴雨倾盆而下。燃烧的铁砂不仅将浪行舟的帆布化为灰烬,更在海面形成一片火海,将试图跳海逃生的倭寇尽数吞噬。

夕阳西下时,海面上漂浮着燃烧的战船残骸。织田信长望着插在旗舰桅杆上的明军火铳弹丸,那枚带着螺旋刻痕的铅弹,此刻正深深嵌在他引以为傲的备前长刀刀鞘上。远处传来明军的欢呼声,混着工匠们调试新火器的叮当声,在暮色中回荡。

这场海战彻底改变了东海的力量格局。陆明远在战后建立了大明首个火器研究院,将阴阳力学、材料化学等学科融入火器制造。而织田信长则秘密派遣留学生前往葡萄牙,学习最新的火炮铸造技术。两个文明的科技较量,如同铳口未散尽的硝烟,在东海的波涛中,才刚刚拉开真正的帷幕。

浪与铳的博弈

咸涩的海风裹挟着晨雾掠过舟山群岛,陆明远站在了望塔上,指腹轻轻摩挲着火铳上那道螺旋状的阴阳膛线。/r,i?z.h?a¨o¨w+e-n?x?u.e\.¢c~o+m-这是他耗时三个月的心血结晶,通过双螺旋结构实现扭矩平衡,理论上能让弹丸出膛时减少偏移,将射程提升三成。可此刻,他的目光却紧锁着远处海面上那支黑压压的倭寇船队。

\"陆百户,倭人船队逼近!\"传令兵的声音里带着明显的焦虑。陆明远收回思绪,将火铳往腰间一别,疾步走下了望塔。他来到阵地前沿,看着士兵们严阵以待的模样,心中暗暗点头。

\"启动三连装折叠速射装置!\"随着陆明远一声令下,原本看似普通的石砌平台发出一阵齿轮转动的声响。石砖缓缓分开,露出下方隐藏的机械结构。三个并排的火铳管从地底缓缓升起,在晨雾中泛着冷冽的金属光泽。

士兵们早已训练有素,他们迅速将弹药装填进火铳。火绳被点燃,火星在潮湿的空气中明明灭灭。\"放!\"陆明远的声音刚落,三声巨响几乎同时响起,三道火光划破晨雾,弹丸如流星般朝着倭寇船队飞去。

在倭寇的旗舰上,织田信长望着飞来的弹丸,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身旁的谋士山本勘助立刻会意,大声喊道:\"倾角机动!\"随着命令下达,倭寇的安宅船突然倾斜,巨大的船体在海浪中灵活地转动起来。

这正是倭寇苦心研究的\"安宅船倾角机动\"战术。他们利用流体力学原理,通过调整船体在波浪中的倾斜角度,让船只能够在海浪中做出不可思议的转向动作。原本直线飞行的弹丸,因为船只的突然移动而纷纷落空,坠入海中,溅起朵朵浪花。

织田信长看着明军的攻击被轻松化解,大笑道:\"继续保持机动,让他们尝尝我们的厉害!\"话音刚落,几艘倭寇小船脱离编队,朝着明军阵地疾驰而来。船上的倭寇们将一

不想错过《大明锦衣卫1》更新?安装14看书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