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转身,取下刻着\"参宿\"的磁化铜筹。算筹表面星距刻度流转着微光,当指尖轻弹,筹身如灵蛇般破空飞出,\"咔嗒\"一声吸附在海图上的澎湖列岛方位,与磁偏角11°的红漆标记严丝合缝。
\"果然如此!\"徐岳的声音带着兴奋的颤抖。他抓起另一根刻有\"井宿\"的算筹抛向空中,筹身划出诡异弧线,最终钉在海图上的钓鱼屿。二十八宿算筹在磁场牵引下自动连成星图,而交汇点赫然指向东海某处未标注的暗礁群。
阿砚看得目瞪口呆:\"公子,这...这算筹竟能自己寻路?\"
\"这是改良的星海航图术。\"徐岳擦去额角细汗,从檀木匣中取出泛黄的《郑和航海过洋牵星图》,\"成祖年间三宝太监下西洋,以牵星术定航向。但我发现,地磁之力与星辰方位暗藏玄机。\"他指着海图上密布的磁偏角标记,\"倭寇改道后,刻意避开所有官方航道,却避不开地磁变化。这些算筹,就是锁住他们命脉的钥匙。\"
话音未落,窗外突然传来急促的马蹄声。王大人浑身湿透闯入院落,腰间佩剑还在往下滴水:\"徐先生!泉州卫传来急报,巡逻船在澎湖海域发现三艘挂佛郎机旗的福船!\"
徐岳的瞳孔瞬间收缩。他抓起所有磁化铜筹掷向海图,算筹如受无形之手牵引,在铁质图面上排列成北斗七星倒悬之状。最亮的\"天枢\"位,正是半小时前参宿算筹所指的暗礁群。
\"备船!\"徐岳将鱼形磁石嵌入算筹阵列中央,法器表面云雷纹如活物般游动,\"倭寇利用地磁异常做掩护,定在暗礁群设下补给点。他们以为改走鬼门航道就能瞒天过海,却不知...\"他的目光扫过墙上浑天仪,\"天算,从来都藏在星辰与大地的共鸣之中。\"
当明军水师借着夜色逼近暗礁群时,海面上飘着数十盏气死风灯。倭寇的福船正围着中央的补给舰装卸银箱,船头悬挂的佛郎机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徐岳站在旗舰甲板上,手中磁化铜筹突然剧烈震颤——这是附近存在大量磁石矿脉的征兆。
\"放箭!\"王大人的怒吼撕破夜空。火箭拖着长长的火舌划破雨幕,却在接近敌船时诡异地改变轨迹。徐岳脸色骤变:\"不好!他们在船上布置了磁石机关!\"
千钧一发之际,徐岳突然想起父亲留下的《海错图》批注。他抓起一把红螺粉撒向海面,漆黑的海水顿时泛起诡异红光。那些随波浮动的光点,正是红螺群聚集处的暗礁。
\"调转船头!\"徐岳挥舞鱼形磁石,法器与海底磁脉共鸣,\"利用地磁斥力!\"明军战船在他指挥下排成北斗阵形,船舷悬挂的磁石罗盘疯狂旋转。当倭寇的火箭再次袭来时,竟被无形的磁场反弹回去,在敌船甲板上炸开朵朵血花。
战斗持续到黎明,当第一缕阳光刺破云层,暗礁群已化作银锭的海洋。徐岳拾起沾满血污的磁化铜筹,在海图空白处写下:\"星海悬筹,非独术也。观天地之变,察地磁之秘,方得算无遗策。\"
回程船上,王大人捧着缴获的倭寇密信感叹:\"他们千算万算,却不知我大明有你这般将天文地磁融于算筹之人。\"徐岳望着波光粼粼的海面,鱼形磁石突然发出清越的鸣响——这是有新的磁脉异动。
梅雨仍在下,松江府书房内,徐岳将新制的星磁算筹摆在铁质海图前。[比???奇?t中D÷¤文′网±¤ )&最`新{章|o节§更?.2新3¨;快′算筹顶端镶嵌的红螺壳微微发亮,仿佛在诉说着那场惊心动魄的星海对决。而窗外的雨幕中,檐角铜铃又开始叮咚作响,似在预告着下一场未知的挑战。
算海迷踪
万历二十四年梅雨如织,松江府码头的青石板被雨水冲刷得发亮。徐岳将刻着二十八宿的磁化铜筹小心翼翼收入檀木匣,指腹不经意间抚过匣底暗格的铜扣——那里藏着他耗费三年心血编纂的《潮汐算经》,泛黄的纸页上,密密麻麻的算筹公式与星象图看似杂乱无章,实则暗藏玄机。
\"公子,船已备好。\"阿砚撑着油纸伞,焦急地望着天色,\"王大人说倭寇运银船极有可能在崇明岛补给,命我们即刻启程。\"
徐岳点点头,目光望向波涛汹涌的江面。雨水顺着檐角滴落,在青石板上溅起朵朵水花,却丝毫没有打乱他的思绪。三年前,父亲临终前的话语犹在耳畔:\"潮汐涨落,星移斗转,皆有数术可寻。\"从那时起,他便开始钻研天文历法与算学之术,试图从浩瀚的典籍中找出破解倭寇阴谋的关键。
船舱内,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