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潮湿的街道上,浑身剧痛。远处传来救火的呼喊声,而他的作坊,已经化作一片火海。玛丽跪在他身边,泪流满面。
"机器...我的机器..."他喃喃道,试图起身。
"别管了!"玛丽哭着说,"行会的人说要烧死你,我们必须马上离开!"
让-巴蒂斯特望着冲天的火光,心中充满绝望和愤怒。那台凝聚了他无数心血的织机,那些他以为能带来变革的齿轮和丝线,都在这场大火中化为灰烬。但同时,一种更坚定的信念在他心中燃起——他一定要让世人看到,技术的进步不是敌人,而是解放双手的希望。
三年后,巴黎。
雅各宾俱乐部的地下室里,昏暗的油灯在穿堂风中摇曳。让-巴蒂斯特站在人群中央,展示着一张新的织机设计图。他的右手因那次火灾留下了永久的伤疤,但眼神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明亮。
"兄弟们!"他的声音充满激情,"在里昂,我的机器被烧毁,我的家被毁掉,但我从未放弃!看看这个——改良后的自动织机,不仅效率更高,还能让织工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台下的工人纷纷围拢过来,看着图纸上精密的设计,眼中露出好奇和期待。
"可是,这不会抢了我们的饭碗吗?"一个声音从人群中传来。
让-巴蒂斯特举起那张布满伤疤的手:"我曾经也这么认为。但现在我明白了,真正压迫我们的不是机器,而是那些用机器剥削我们的人!如果我们能掌控技术,让机器为我们服务,而不是成为资本的工具,我们就能创造一个更好的世界!"
地下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让-巴蒂斯特知道,这场关于技术与人性的博弈才刚刚开始,但他已经做好了准备,用齿轮和丝线,编织出一个新的未来。
而在里昂,那场大火的余烬中,行会的老师傅站在废墟前,看着满地扭曲的金属残骸。他弯腰捡起一块还带着温度的齿轮,上面精致的纹路让他想起年轻时在丝绸上织出的第一朵鸢尾花。那一刻,他突然意识到,有些东西注定无法被阻止,就像清晨的阳光终将穿透浓雾。
织机挽歌:齿轮与鲜血铸就的文明注脚
1785年深秋的里昂,铅云低垂,索恩河的浪花裹挟着碎冰拍打着河岸。让-巴蒂斯特·居纽蜷缩在作坊角落,煤油灯将他的影子扭曲地投射在自动织机的黄铜齿轮上。指尖抚过精密咬合的轮齿,他仿佛听见丝绸在机械臂间流淌的簌簌声——那本该是革新纺织业的乐章,此刻却成了催命的丧钟。
"哐当!"作坊木门被撞开的巨响震得油灯剧烈摇晃。十二名手持铁钳的织工行会成员鱼贯而入,领头的老师傅雅各布腰间的银尺在昏暗光线中泛着冷光。"亵渎者!"他的怒吼惊飞了梁上的寒鸦,"百年传承的手艺岂容你这堆废铁玷污?"
让-巴蒂斯特猛地站起身,后背撞上堆满图纸的木架。羊皮卷如雪片散落,露出夹层里达·芬奇手稿的临摹图——那些跨越三百年的机械构想,此刻正被暴徒们的皮靴无情碾碎。"这是时代的趋势!"他攥紧织机操纵杆,金属表面残留的体温被冷汗浸透,"手工织机的效率连贵族订单的零头都满足不了!"
"效率?"雅各布冷笑,银尺挑起让-巴蒂斯特的下巴,"你可知城外贫民窟里,多少孩子因工厂主引进纺纱机活活饿死?你的怪物会吸干最后一个织工的血!"他话音未落,暴徒们手中的铁钳已如雨点般砸向织机。
齿轮崩裂的脆响混着暴徒的嘶吼在作坊炸开。让-巴蒂斯特扑向正在解体的机器,锋利的铜片划过脸颊,温热的血滴在尚未完成的提花图案上。他看见玛丽被推搡着撞向墙角,发簪散落,栗色长发遮住了惊恐的双眼。"别碰它!"他的哭喊被淹没在金属扭曲的悲鸣中,最关键的凸轮轴在铁钳下扭曲成诡异的螺旋,像极了绞刑架上的绳索。
七天后的断头台广场,寒风卷着枯叶掠过围观人群。让-巴蒂斯特的脖颈感受到铡刀冰凉的金属触感,他最后一次望向远处的索恩河。破碎的织机残骸正随着波浪沉浮,某个幸存的齿轮仍在无意识地转动,每一次咬合都溅起细小的水花,宛如逝者未尽的叹息。
"技术无罪!"他的呐喊被鼓声淹没。铡刀落下的瞬间,玛丽冲破士兵的阻拦,白色裙摆沾满泥泞。她的哭喊撕裂了深秋的天空,却唤不回丈夫睁大的双眼——那双眼中倒映着未竟的图纸,和永远停转的黄铜齿轮。
三个月后,巴黎郊外的贫民窟里,十七岁的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