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大明锦衣卫945

报告上,死因一栏赫然写着"量子态崩溃"。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报告附录中夹着半张照片,照片里的金属碎片,与陈默实验室中那枚引发设备瘫痪的残片纹路完全一致。

陨石表面的蓝光骤然暴涨,形成的能量场将所有人笼罩其中。林夏的银镯突然发烫,这是家传的苗族蛊器,此刻镯身刻着的饕餮纹竟渗出黑色液体。当液体滴落在地,瞬间腐蚀出深坑,坑底浮现出与陨石相同的楔形文字。她想起奶奶临终前的告诫:遇到会"呼吸"的金属,一定要用血脉镇压。

千钧一发之际,陈默掏出贴身收藏的浑天仪残件。青铜表面的锈迹在蓝光中剥落,露出内部流转的液态汞。当残件靠近陨石,整个空间开始扭曲,1978年失踪的勘探队员们从雾气中走出,他们的瞳孔泛着幽蓝光芒,整齐地指向陨石核心。而在那里,一个婴儿拳头大小的晶体正在缓缓成型,其表面的量子纠缠态结构,与人类已知的物理法则完全相悖。

"是星核!"陈默的声音混着能量场的嗡鸣。他突然明白祖父手记里的隐喻——所谓浑天仪,根本不是观测天象的仪器,而是封印某种宇宙级能量的钥匙。当他将残件嵌入陨石表面的凹槽,整个林场的时间仿佛凝固,1978年与2024年的时空在能量场中重叠,失踪的勘探队员、离奇的科研事故、敦煌的神秘星图,所有线索在此刻汇成一条指向终极真相的轨迹。而在陨石核心,那枚不断膨胀的晶体,正在改写着人类对宇宙和时间的认知。

时空拼图:敦煌星轨与量子共振

陈默的防护手套在寒风中簌簌发抖,掌心的铅盒却烫得灼人。三天前在罗布泊烽燧下挖出的金属残片,此刻正透过三层防辐射材料,与百米外陨石坑中的银灰色物体产生着诡异共鸣。他拨开疯狂调试设备的科研队员,将铅盒重重砸在结霜的岩石上。

"教授!磁场强度突破临界值!"技术员的尖叫被尖锐的蜂鸣撕裂。林夏的盖革计数器突然迸出火花,显示屏上跳动的不再是辐射数值,而是类似古梵文的符号。陈默的青铜罗盘突然悬浮空中,二十八宿星图逆向飞转,最终定格在《开元占经》中记载的"天裂之兆"方位。

,!

金属残片脱离铅盒的瞬间,整个林场的时间仿佛凝固。银灰色陨石表面的蓝光骤然暴涨,残片悬浮而起,表面螺旋纹路与陨石刻痕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延展、交错,如同活物般生长缠绕。当最后一道纹路契合的刹那,空间扭曲成漩涡,敦煌莫高窟第220窟的飞天壁画竟从虚空浮现。

"那是...初唐的星辰图!"林夏的惊呼被卷入能量风暴。壁画上的飘带化作液态光流,缠绕着现代航天器直冲云霄,而航天器舷窗里的宇航员与壁画中的供养人面容重叠。陈默的视网膜上残留着双重影像:一边是唐代画师用朱砂勾勒的星轨,另一边是哈勃望远镜拍摄的星云,两者在量子态下完美重合。

地底传来沉闷的轰鸣,陨石坑边缘的琉璃化岩石开始剥落,露出更深处的青铜结构。那些镌刻着楔形文字的金属板,与陈默实验室里扫描出的量子纠缠态图谱完全一致。更可怕的是,1978年失踪勘探队的黑白照片从虚空中浮现,队员们举着的金属样本,此刻正躺在他脚边的铅盒里。

"这不是陨石,是时空锚点!"陈默扯下防护面罩,任由诡异的蓝光灼烧皮肤。他想起祖父临终前塞给他的泛黄手稿,潦草字迹在记忆中清晰起来:"浑天仪非器,乃撕裂时空之楔;二十八宿非星,是维系维度之链。"此刻手稿中的星图残片自动从口袋飘出,与陨石表面的纹路共鸣,展开成完整的古代浑天仪投影。

能量场中突然响起编钟乐声,频率与陈默实验室里记录的量子共振波形分毫不差。林夏的银镯爆发出刺目银光,苗族蛊纹渗出的黑色液体在空中凝结成星图,与陨石、残片、浑天仪投影构成三维矩阵。当矩阵中央的蓝光凝成实质,他们看见无数平行时空的碎片:宋代司天监的浑象仪在转动,明代郑和宝船的罗盘指向异星,而现代粒子对撞机的环形隧道里,漂浮着同样的银灰色物体。

"注意!所有电子设备出现时间悖论!"技术员的嘶吼被扭曲成多重回音。笔记本电脑的时间显示从2024年跳到公元前104年,又瞬间切到2077年。陈默的手机自动播放起从未录制过的视频:画面中,他的祖父穿着中山装站在陨石坑前,手中握着的正是此刻他持有的金属残片。

陨石表面突然裂开蛛网状缝隙,银色雾气中走出一队身着玄甲的士兵。他们胸口的青铜护心镜刻着北斗七星,而镜中倒映的,却是现代城市的霓虹。当

不想错过《大明锦衣卫1》更新?安装14看书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