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们举起长戈指向天空,陈默的青铜罗盘爆发出璀璨金光,二十八宿化作实体星链,将陨石、残片、时空碎片全部串联。
"星图归位,浑天重启..."林夏的呢喃混着能量场的轰鸣。在蓝光暴涨的刹那,所有人的意识被卷入量子叠加态,看见敦煌壁画中的飞天摘下星辰,现代航天器的舷窗映出古代星图,而1978年失踪的勘探队员们,正站在时空裂缝的另一端,向他们伸出泛着蓝光的手。
银星悬梦:千年记载下的反重力迷局
桦甸县林场的积雪在蓝光中蒸腾成雾,林夏的登山靴突然离地半寸,防风外套下摆如同被无形的手托起。她死死抓住身旁的地质锤,看着盖革计数器在半空悬浮旋转,显示屏上的数字疯狂跳动——这不是普通的磁场紊乱,而是某种力量正在扭曲空间的引力场。
"这是...反重力装置?"她的声音被剧烈的嗡鸣撕碎。记忆突然闪回省图书馆的古籍库,泛黄的《梦溪笔谈》残卷在台灯下泛着微光,沈括用小楷写下的文字如烙铁般烫进脑海:"元丰年间,有星坠于润州,其色银白,状如覆盂。人近之则身轻如羽,可踏雪无痕..."此刻眼前的银灰色陨石正流转着相同的幽蓝光晕,半径二十米内的积雪悬停在空中,凝结成冰晶组成的星云图案。
陈默的青铜罗盘已经完全失控,二十八宿星图在虚空中解体重组。他猛地扯开防护服口袋,从敦煌带回的唐代星象图残片自动飘出,朱砂绘制的星宿符号与陨石表面的纹路共鸣,在空中投射出立体的浑天仪模型。当残片上"天枢"二字对准陨石核心,所有悬浮的冰晶突然加速旋转,形成肉眼可见的引力漩涡。
"能量场在自我修复!"技术员小王的惊呼带着哭腔。他手中的磁场探测仪外壳开始龟裂,内部零件挣脱金属束缚,悬浮着组成诡异的几何图案。更可怕的是,1978年失踪勘探队的黑白照片从设备裂缝中渗出,照片里的队员们面带微笑,而他们脚下的冻土深处,同样的银灰色物体正散发着幽蓝光芒。
林夏的银镯突然发烫,苗族蛊纹渗出的黑色液体在空中凝成北斗七星。她想起奶奶临终前的告诫,咬破指尖将血滴在星图中央。鲜血没有坠落,而是化作细小的光点,沿着陨石表面的纹路注入核心。当第一滴血珠触碰到某个凹陷,整个陨石坑突然翻转,所有人头下脚上倒悬在空中,却感觉不到任何重力压迫。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北宋记载的'可踏雪无痕',根本不是错觉!"陈默的头发倒竖如钢针,他艰难地从口袋掏出罗布泊发现的金属残片。残片刚接触反重力场,表面纹路便亮起金色光芒,与陨石产生量子纠缠。在蓝光暴涨的刹那,他们看见无数重叠的画面:沈括在书房奋笔疾书,敦煌画师在洞窟描绘星轨,明代万户坐在捆绑火箭的椅子上——所有场景中,都有银灰色物体若隐若现。
地底传来齿轮转动的轰鸣,陨石下方的冻土裂开缝隙,露出尘封千年的青铜结构。那些镌刻着甲骨文的金属板上,"悬星御空"等字样在幽光中流转。林夏的登山镐无意识地松开,却没有坠落,而是沿着某种神秘轨迹绕着陨石飞行,最终停在某个凹槽前,恰好卡住。
"这是...古代的星门?"陈默的声音充满敬畏。他的手机自动播放起从未录制过的视频:画面中,他的祖父穿着中山装站在同样的陨石坑前,手中握着的金属残片与现在的自己一模一样。当视频里的祖父将残片嵌入青铜结构,时空开始扭曲,1978年的勘探队员们从虚空中走出,他们的瞳孔泛着幽蓝光芒,整齐地指向陨石核心。
反重力场突然剧烈震颤,所有悬浮的冰晶、设备零件、历史残片开始坍缩。林夏感觉身体变得透明,记忆不受控制地涌出:她曾在故纸堆里反复研究的古籍,那些被标注"荒诞不经"的星坠记载,此刻都化作流动的光带,缠绕着陨石形成完整的能量矩阵。而在矩阵中央,一个婴儿拳头大小的晶体正在缓缓旋转,其表面的量子纠缠态结构,竟与《梦溪笔谈》中记载的"星核"描述分毫不差。
引力褶皱:量子共振下的物理法则崩解
青海湖地下实验室的低温舱内,液氮管道发出低沉的嗡鸣。林夏握着低温切割器的手微微发颤,淡蓝色的激光束切开陨石表面的瞬间,溅起的银灰色碎屑在空中划出诡异的弧线——那些本该因重力坠落的颗粒,竟悬浮在半空,折射出棱镜般的七彩光晕。
"第三块样本已分离。"她的声音在防爆头盔里回响。助手将从敦煌莫高窟暗室中发现的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