颤,周围的地面开始渗出银色液滴——是被磁化的地下水。
赵莽突然想起徐骥的话,将铜匣中的璇玑玉按120度角排列,实验室的量子计算机突然自动运算,屏幕上出现徐光启的全息影像:"衡网的真正用途,是将地核的磁能转化为清洁能源,需以120度角形成稳定的能量三角。"影像中的徐光启正在绘制图谱,旁边的利玛窦用拉丁文标注着"1:√3,等边三角形之比率"。
当他们赶到王恭厂遗址时,激进派的衡网已开始收缩,地面的裂隙中冒出蓝色火焰——是被点燃的甲烷,地核的磁场异常正在引发连锁反应。赵莽将璇玑玉嵌片装入特制的无人机,按等边三角形的顶点放飞,当三块玉同时达到120度角时,衡网的收缩突然停止,180度的网眼开始缓慢旋转,最终稳定在120度。
女人的仿生眼在蓝光中碎裂,露出里面的璇玑玉核心,核心上刻着的"180度"被徐光启的朱笔改为"120度"。"原来祖先留下的不是指令,是待修正的错误。"她摘下银灰色制服的徽章,"衡网真的能转化能源?"
四、衡网新篇
三个月后,王恭厂遗址建成全球首个地磁发电站,衡网的六边形结构在阳光下闪闪发光,120度的网眼将地核的磁能转化为清洁电力,供应着整个南京城的用电。赵莽站在控制室里,看着屏幕上稳定的能量曲线,徐光启与利玛窦的全息影像在曲线旁相视一笑。
激进派的成员大多留在发电站工作,那个女人成了技术总监,她的新仿生眼不再嵌璇玑玉,而是用普通的光学镜片。"我们花了三百年才明白,"她指着衡网的角度,"平衡不是折中,是找到让不同力量和谐共生的几何密码。"
小林在整理铜匣时发现了最后一张残页,徐光启用朱笔写着:"天工之巧,不在独用,而在合度。"赵莽将残页放入发电站的展览馆,旁边的说明牌上写着:"1626年的爆炸不是天启,是提醒——人类的智慧不该用来制造隔阂,而应像衡网的120度角,让不同文明、不同技术在平衡中共同发光。"
傍晚的夕阳穿过衡网的六边形,在地面投下无数个等边三角形的光斑,每个光斑的中心都有块璇玑玉,反射着与四百年前相同的蓝光。赵莽知道,这才是"天启"的真正含义:不是毁灭的预警,是觉醒的启示,提醒每个时代的人,最强大的力量永远来自平衡,而非极端。
太极奇点
赵莽的耳骨传来轻微的震动,女人的声音像淬了冰的钢针,顺着听觉神经往大脑里钻。他盯着地陷深处,那块墨绿色晶体正与女人合金箱里的残片产生共振,蓝光在两块晶体间形成扭曲的光带,组成完整的太极图案——阴鱼的眼是明代铜钱的轮廓,阳鱼的眼嵌着块微型芯片,四百年的时空在五米深的坑底完成了诡异的咬合。
“1626年的工匠没算准黄赤交角。”赵莽缓缓后退,防磁靴碾过地陷边缘的碎石,“他们的玉阵角度差了0.3度,才引发爆炸。”女人的合金箱突然发出蜂鸣,残片表面浮现出《天工开物》的机械图,与现代量子对撞机的结构图重叠度89%。“你们连错误都在复制。”
,!
小林的探测仪突然报警,屏幕上的时空曲率数值正在飙升。女人的仿生眼反射着太极图的蓝光:“错误?那是上帝的修正液。”她向前走了三步,骨传导的震动让赵莽的牙齿发麻,“量子技术正在撕裂因果律,只有1626年的奇点能重置一切——让苹果重新落地,让指南针回归正南。”
一、残片里的时空缝
铜匣在防磁背包里发烫,赵莽摸出时发现匣盖的“玄扈”印章正在发光,与太极图的阴鱼眼产生共振。他迅速翻开匣内的《崇祯历书》残页,徐光启的朱笔批注在蓝光中显形:“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非吉凶,乃平衡。”
“平衡需要两个时空的参数。”赵莽突然明白,女人手中的残片来自1626年,地陷中的晶体来自2024年,两块合璧才能激活稳定的奇点,而非失控的爆炸。他举起铜匣,匣底的暗格弹出半张星图,上面用拉丁文标注着“142.1度,黄赤交角的精确值”。
女人的能量束突然袭来,赵莽侧身躲过,光束击中地陷边缘的明代夯土,黄土中飞出无数璇玑玉粉末,在空气中组成与太极图互补的八卦阵。“你们根本不懂奇点的用途!”他的声音在地陷中形成回音,“徐光启和利玛窦设计的不是毁灭装置,是时空校准器!”
合金箱里的残片突然挣脱女人的手,飞向地陷中的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