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大明锦衣卫991

“校正点需要‘原初之力’。”赵莽突然想起苹果核里的基因序列,那是未经任何篡改的自然密码。他咬碎随身携带的苹果干,将汁液滴在青铜环上——这是那棵剑桥苹果树的果实,带着最纯粹的引力象征。

冰壁突然裂开,露出里面完整的璇玑玉。玉面刻着的星图是正序的,与赵莽手腕上的环形成完美嵌合。当苹果汁液渗入玉纹的瞬间,整面墙的倒序星图开始剧烈震动,双鱼的尾鳍褪去绿色,白羊的尖角重新出现在最前端,就像被推倒的多米诺骨牌又站了起来。

因果复位

南京地陷区的火焰突然熄灭时,赵莽正从冰缝里取出青铜环。屏幕上的星图已经恢复正常顺序,黄道十二宫沿着时间轴依次排列,双鱼不再抢跑,白羊也回到原位,中间的过渡自然得仿佛从未被打乱过。

1626年的王恭厂遗址,扩大的爆炸范围正在收缩,历史影像里的火光退回原本的规模,那些被未来能量催生的火焰化作绿色的烟,顺着正序的星轨流回南京,填补了地陷区的裂缝。激进派投放的燃烧弹在半空熄灭,变成无害的灰烬。

回到科考站时,小林正盯着星图发呆。白羊宫不仅回来了,还多出道细微的光带,连接着双鱼与金牛。“ai分析说这是‘缓冲带’。”她指着光带的参数,“能防止星图再次被倒序,徐光启早就想到了这种情况。”

石碑上的刻痕已经消失,只留下块普通的玄武岩。赵莽把它放进恒温箱,与那半枚苹果核并排摆放。窗外的极昼阳光正好照进来,在两种物品上投下交叉的影子——像道解开的绳结,又像条重新接好的链条。

“监测到最后组数据。”小林调出报告,嘴角终于露出笑意,“被篡改的因果链自动修复了,现在是‘先因后果’的正常顺序。南京地陷停止扩大,王恭厂的历史也恢复了原貌。”

赵莽望着冰下透出的绿光,知道那是璇玑玉在重新沉睡。它不会再被轻易唤醒,因为徐光启留下的“缓冲带”,给因果链加了层保护罩——就像在倒序的星图上划了条界线,提醒所有试图逆转时空的人:自然的顺序,从来都有它的道理。

实验室的门被推开,老教授捧着修复好的《崇祯历书》走进来。阳光透过书页上的破洞,在地上投下星星点点的光斑,像幅微缩的正序星图,安静而坚定地旋转着。

《同源刻痕》

冰层震颤的瞬间,赵莽正将最后一块璇玑玉碎末封进样本袋。实验室的金属架发出刺耳的碰撞声,温度计的汞柱疯狂下坠,-58c的恒温箱表面凝结出冰花——这不是自然降温,是钻探机突破防御层时,外部超低温空气灌进了科考站。

“还有三分钟!”小林拽着赵莽的胳膊往紧急通道跑,安全帽在颠簸中撞出闷响。监控屏幕上,激进派的钻探机像条钢铁蚯蚓,钻头已经刺破第三层冰壳,螺旋叶片上沾着的绿色粉末,与石碑刻痕里的璇玑玉完全同质。

赵莽突然停住脚步,转身冲向恒温箱。石碑的甲骨文与拉丁文正在同步闪烁,绿光透过玻璃映在他脸上,两种文字的亮暗频率完美重合,像被同一颗心脏驱动的两盏灯。他用地质锤敲下小块样本,显微镜下的刻痕截面显示出惊人的一致——深度都是0.3毫米,连凿击的角度都分毫不差。

“快走!”小林的喊声混着冰层破裂的脆响。赵莽将石碑塞进特制低温容器,容器壁的保温层瞬间结满白霜。撤离的直升机升空时,他贴着舷窗往下看,钻探机的钻头已经伸进实验室,绿色的璇玑玉粉末在阳光下扬起,像给南极冰盖撒了把毒药。

同源之谜

直升机的震荡中,赵莽调出冰芯年代检测报告。石碑所在的冰层形成于1624年,误差不超过两年,而刻痕里璇玑玉粉末的同位素分析显示,其结晶时间正是1624年——与冰层形成年代完全吻合。“四百年前,有人在刚形成的冰层里,用同时代的玉料刻了这碑。”他盯着两种文字的扫描图,甲骨文的“天”字与拉丁文的“deus”(神)有着相同的刻痕弧度,“不是翻译,是同一个人写的。”

小林突然指着容器表面的冷凝水,水珠顺着刻痕的投影流淌,在桌面上汇成个苹果的形状。果柄处的纹路里,藏着行微型甲骨文:“吾通中西,知时空之秘,留此碑以警后人。”

“通中西……1624年……”赵莽的脑海里闪过一个名字,“徐光启!他1600年就认识利玛窦,精通中西学问,1624年正好在主持历法修订。”他调出徐光启的手迹,与甲骨文的笔触对比,转折处的顿挫如出一辙;再对比拉丁文的书写习惯,竟与利玛窦给欧洲的信札有着相同的连笔方式。

容器突然发出震动,

不想错过《大明锦衣卫1》更新?安装14看书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