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大明锦衣卫1003

照在恒温箱上。赵莽看着颈骨上渐渐隐去的符号,觉得它们像群终于完成使命的萤火虫,在五百年后的雨夜里,把最后的光留给了真相。或许有一天,那个小孔里的秘密会被取出,和这些符号一起陈列,告诉人们:有些看似无关的名字——晋商的票号、西班牙的银币、后金的狼头——其实在历史的暗处,早就通过鲜血的黏合,成了咬合的齿轮。

远处传来早市的喧嚣,赵莽想起晋商票号里那句着名的楹联:“汇通天下”。原来有些汇通的,不只是银子,还有跨越重洋的阴谋;有些流通的,不只是货物,还有沾满血的交易凭证。而这场雨夜显影的真相,不过是想让五百年后的人知道——当不同的符号在骨头里相遇,最该警惕的,是它们背后那只看不见的、拨动算盘的手。

第六章 蜂蜡的更多秘密

骨绘城图

暴雨后的沈阳城像块被泡透的银矿,赵莽站在档案馆的天台上,手里捧着七块叠在一起的蜡模。每块蜡模都带着不同死者的齿轮印记,第七齿与第八齿的缺口在阳光下泛着乳白的光,像七个等待拼接的拼图块。当他按照发现尸体的时间顺序调整角度,蜡模的影子在地面投下的轮廓,突然与沈阳城的地图重叠——缺口的尖端正好指向贝勒府的方向。

“这不可能是巧合。”小周举着激光测距仪,光束从蜡模缺口射出,在对面楼宇的墙面上打了个红点,“从元化医生的蜡模开始,每个缺口的指向都在移动,像在用尸体的位置画路线图。”

赵莽把蜡模放在天台的防水布上,用记号笔沿着缺口的延长线画下去。七条线在布上渐渐织成网,交汇点正好落在四个位置:后金贝勒府的石狮、西班牙商栈的钟楼、晋商裕丰分号的算盘招牌、辽东银矿的井口——与他之前调查出的阴谋核心完全吻合。

最让他心惊的是第七块蜡模的缺口,那是最后一位死者留下的印记,指向的位置既不是商栈也不是银矿,而是明廷在沈阳的巡抚衙门。“这是终点。”赵莽用手指沿着这条线划过,“他们想用最后一具尸体,把所有线索引向明廷,完成最后的嫁祸。”

档案馆的老研究员抱着万历年间的沈阳城防图跑上来,图纸边缘的虫蛀痕迹像极了齿轮的齿牙。赵莽将蜡模的投影与城防图对齐,七个缺口的延长线立刻与图上的街巷重合,连贝勒府后墙的狗洞、商栈地下室的通风口都标注得丝毫不差——就像有人拿着城防图,在死者的颈椎上提前画好了齿轮印记。

“您看银矿入口的位置。”老研究员指着图上的标记,“这里标着‘十二齿’,和蜡模的齿数完全一致。”赵莽突然想起那些齿轮残片的金属成分,辽东银矿的银与墨西哥银矿的银在黄铜里交融的比例,正好对应着城防图上银矿入口与商栈的距离比例。

回到实验室,赵莽将蜡模数据输入三维建模系统。七个缺口在虚拟空间里升起,组成座透明的沈阳城模型,缺口处的红光像七根针,精准扎进四个核心地点。当模型旋转到万历三十年的角度——那时的沈阳还叫“盛京”,四个地点突然连成个菱形,菱形的中心是片空白,标注着“待填”。

“是元化医生留下的。”小周调出第七块蜡模的扫描图,缺口内侧有极细的划痕,组成个“填”字,“他在死前调整了自己的姿势,让缺口指向菱形中心——那里现在是中街,但五百年前是片荒地,很可能是他们交易的秘密据点。”

赵莽想起从晋商分号找到的账册,其中“荒地租金”的条目连续记录了七年,付款人是个虚构的“矿务局”,收款账户却指向西班牙商栈的银库。他突然明白,那些被血滴子杀死的死者,生前都去过那片荒地,齿轮缺口的指向,其实是在标记他们最后的行踪。

深夜的实验室里,三维模型的红光在墙上投下跳动的光斑。赵莽把每个缺口对应的死亡时间标在模型上,七个时间点连成的曲线,正好与晋商票号的汇款日期吻合——三月初七杀元化,对应第一笔银矿款到账;七月初八杀最后一人,对应西班牙商栈交付最后一批血滴子。

“这是本用尸体写的交易日志。”他摸着蜡模上逐渐硬化的缺口,“每个缺口既是死亡标记,也是交易节点。后金贝勒府的缺口最深,说明那里是主导;西班牙商栈的缺口最宽,对应他们改造血滴子的特殊要求;晋商分号的缺口边缘最光滑,显然是精心计算过的,为了隐藏痕迹。”

窗外的月光突然穿过云层,照亮模型中心的空白。赵莽想起那截在雷雨中发光的颈骨,骨头上的微型符号在荧光里组成的,正是这片荒地的轮廓。他调出辽东银矿的开采图,发现矿脉的走向与四个地点连成的菱形完全一致,像条地下的血管,将贝勒府、商

不想错过《大明锦衣卫1》更新?安装14看书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