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大明锦衣卫1003

试剂一测,立刻显出鲜艳的猩红色。“他们在齿轮上涂了朱砂,”赵莽的指尖在显微镜载物台上划过,“每次切割都会在骨头上留下朱砂痕迹,这些痕迹在高温下形成的漩涡,其实是在指引方向。”

城北钟楼的第一声晨钟突然响起,声波震得实验室的窗户嗡嗡作响。赵莽迅速打开声谱分析仪,屏幕上的波形图显示钟声频率稳定在每秒3赫兹——与血滴子齿轮的转速完全一致,十二齿的齿轮每秒转动3圈,正好能发出这种低频嗡鸣。

“改造过的!”小周指着波形图上的谐波,“正常的铜钟不会有这么规律的频率,这是在钟里面加装了齿轮装置,让钟鸣能精准匹配血滴子的转速。”他突然想起西班牙商栈地下室的工坊,那里的墙上挂着张钟楼剖面图,标注着“传动装置改造”的字样。

赵莽带着分离出的朱砂颗粒赶往钟楼。钟楼的木门早已腐朽,推开门时扬起的灰尘里,混着细小的黄铜碎屑。楼梯的扶手上有新鲜的磨损痕迹,通向钟楼顶层的台阶上,散落着几星暗红的粉末——用试剂检测后,确认是与蜡油中相同的官用朱砂。

顶层的机械室里,果然藏着个改造过的传动装置。原本驱动钟摆的齿轮被换成了十二齿版本,第七、八齿之间有个明显的卡壳缺口,与蜡模上的异常参数分毫不差。更惊人的是齿轮的轴心上,缠着圈细铁链,链节处的磨损程度显示它最近仍在使用,铁链末端的挂钩,正好能与血滴子的木柄扳机扣合。

“钟声是信号。”赵莽转动齿轮,钟楼外的铜钟立刻发出沉闷的嗡鸣,声谱仪显示频率依旧是每秒3赫兹,“血滴子的使用者听到这个频率,就知道目标出现了;而齿轮转动的卡壳声,是在校准投掷角度。”

机械室的墙壁上有个隐蔽的箭窗,正对着后金贝勒府的后院。赵莽用激光测距仪测量距离,正好是三十步——与血滴子的有效射程完全吻合。他突然明白那些死者的死亡位置,都在钟楼钟声能覆盖的范围内,钟声既是杀人信号,也是分割作案区域的标记。

铜钟的内侧刻着圈细小的纹路,用朱砂拓下来后,显示是幅简化的沈阳城地图,四个红点分别标注着贝勒府、商栈、晋商分号和银矿入口——与蜡模缺口组成的地图完全重合。而钟楼的位置,正好在地图的中心,像个转动的指针。

“是总控制台。”赵莽摸着齿轮上的朱砂涂层,“从这里发出的钟声频率,能同步控制所有血滴子的齿轮转速;朱砂标记的路线,则是回收铁链的路径。”他想起从河底打捞的齿轮残片,残片的轴孔里有细微的朱砂残留,原来每个血滴子都通过铁链与钟楼的传动装置相连,形成个覆盖全城的杀人网络。

钟楼的地板上有个暗格,打开后露出个青铜罗盘,盘面上的刻度与十二齿齿轮的角度一一对应。当赵莽转动罗盘指向晋商分号时,机械室的齿轮突然自动转动起来,发出咔嗒-嗡鸣的熟悉声响,与死者家属描述的作案声音完全一致。

“分赃的信号也是钟声。”小周在暗格里找到个账本,上面用朱砂标注着每次钟鸣后的交易记录:“三响银矿,五响商栈,七响贝勒府”——不同的钟鸣次数对应不同的分赃地点。最后一页的记录停留在万历三十年七月初八,正是最后一位死者遇害的日子,后面画着个未完成的齿轮,缺的正是第七、八齿的位置。

赵莽突然想起蜡油中朱砂漩涡的方向,逆时针转动的轨迹正好与钟楼齿轮的转向一致。他把罗盘指针拨向银矿入口,齿轮转动的同时,暗格底部的朱砂粉末开始流动,在地板上形成个与蜡油中相同的漩涡,漩涡中心的红点,指向钟楼地下的通道入口。

通道里弥漫着朱砂与铜锈混合的气味,墙壁上的火把槽里还残留着新鲜的木炭。走到底部时,眼前出现个四通八达的岔路口,每个路口的石壁上都刻着齿轮标记,第七个岔路口的标记缺口处,嵌着块晋商票号的朱砂印泥——与蜡油中的朱砂来自同一批。

“这里是血滴子的总调度室。”赵莽用手电筒照亮岔路尽头的石壁,上面刻着沈阳城的微型地图,每个关键地点都连着条细线,线的末端挂着个小铃铛,铃铛的频率与钟楼钟声完全一致,“他们通过钟声频率控制铁链的伸缩,让血滴子能在全城范围内精准投掷和回收。”

当最后一缕阳光透过钟楼的箭窗照进通道,赵莽突然听见远处传来熟悉的咔嗒声。他迅速爬上钟楼顶层,看见几个穿着晋商服饰的人正在拆卸机械装置,齿轮上的朱砂涂层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像还在滴血的齿牙。

“他们想销毁证据!”小周举着相机拍摄,快门声惊动了那些人,其中一个突然举起血滴子对准他们,斗状炮管里的齿轮开始转动

不想错过《大明锦衣卫1》更新?安装14看书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