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海、毫不讲理的方式汹涌而至——内忧外患豪华全家桶!
开胃菜:地方实力派掀桌——羌酋党容: 这位老兄一看新皇登基,根基不稳,觉得机会来了,率先发难,直接率领本部人马叛逃出走,啪啪打脸新朝廷;氐王杨盛: 隔壁仇池的氐族首领杨盛,一看后秦后院起火,立刻化身“趁火打劫专业户”,挥兵攻陷祁山要塞,剑指后秦的秦州(今天水一带),烧杀抢掠,好不热闹;北地太守毛雍: 这位封疆大吏更绝,一看中央有点乱,直接在自己驻守的赵氏坞宣布“单飞”,自立门户,当起了土皇帝,地方割据的苗头蹭蹭往上冒。
主菜:北方恶邻的致命打击开胃菜还没消化,主菜就端上来了,而且异常血腥。北边那位以残暴闻名的“大夏”天王赫连勃勃(人送外号“赫连疯子”),一看后秦新丧,简直像饿狼闻到了血腥味。他不仅悍然入侵,更在青泥大败秦军,更令人发指的是,他竟然将俘虏的后秦五千多名将士全部活埋!消息传回长安,举国悲愤。时任秦州刺史的姚军都(姚泓的宗室)怒发冲冠,当面斥责赫连勃勃背信弃义,结果当场就被这位暴君砍了脑袋。赫连勃勃用实际行动告诉姚泓:什么叫“邻居屯粮我屯枪,邻居就是我粮仓”。烽烟四起,告急文书雪片般飞到姚泓案头,这位新皇帝像个手忙脚乱的救火队长,对着军事地图,内心大概有一万头神兽奔腾而过:“朕的龙椅是焊了引雷针吗?还是出厂自带‘吸引叛乱’buff?”
甜点(馊的):自家亲戚的“致命背刺”如果只是外部敌人和地方叛乱,或许还能勉强支撑。但最扎心、最具黑色幽默的“甜点”来了——来自至亲的背刺!
“猪队友”堂弟姚宣: 这位老兄听信了谗言(也可能是自己野心膨胀),觉得长安药丸,突然带着足足三万八千户部众,南逃到邢望(今陕西大荔附近),美其名曰要“建立霸业根据地”,搞战略备份。2?%零%{1点?*}看=?书o[? μ首-_发-结果呢?他前脚刚潇洒地“战略转移”,后脚他原来镇守的李闰(今陕西大荔北)就被当地的羌人豪强乘虚而入,占山为王,举旗造反了!姚泓接到战报,估计气得直哆嗦,内心os:“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还是带不动的那种!”
亲兄弟的“帝王体验卡”: 这还没完!亲兄弟也来“添砖加瓦”。他的亲弟弟、征东将军姚懿,一看哥哥焦头烂额,觉得“彼可取而代之”,突然就在蒲坂(今山西永济)宣布登基称帝了!上演了一出“我的兄弟是皇帝,但我也想当皇帝”的闹剧。紧接着,堂叔姚恢(这位可是手握重兵的实权派)一看姚懿都称帝了,心想“不能让他独美”,也立刻在安定(今甘肃泾川北)起兵造反,挥师直逼长安!好家伙,亲弟弟、堂叔叔组团“创业”,目标直指姚泓的项上人头和皇帝宝座。姚泓被迫调兵遣将,去讨伐自己的亲弟弟和堂叔。当他下令的那一刻,内心大概在无声地咆哮:“说好的兄友弟恭、血浓于水呢?剧本不是这么写的啊!” 靠着大将姚绍等人的浴血奋战,叛乱终于被艰难平定。尘埃落定后,姚泓抱着堂叔姚恢的尸体痛哭流涕(这眼泪大概率也是真的),感伤手足相残。旁边的群臣们面面相觑,内心估计疯狂吐槽:“陛下啊陛下!您是不是忘了这位‘手足’刚才差点就带着叛军把长安城门给拆了、把您给‘咔嚓’了?您这心也忒大了点吧?” 这悲情戏码,在残酷的权力游戏中,显得如此格格不入,又如此令人啼笑皆非。
三、刘裕的“双十一灭国特惠”:买一送一,包邮到家(417年)
就在后秦内部乱成一锅热气腾腾的八宝粥,你方唱罢我登场之时,东边那位志在“收复中原,加冕称帝”的超级权臣+战神——刘裕,已经磨刀霍霍,嘴角露出了“捡漏王”的微笑。他敏锐地洞察到,此刻的后秦,比纸老虎还要脆皮百倍,简直是天赐良机。于是,公元417年,刘裕发动了旨在彻底灭亡后秦的“双十一终极北伐特惠活动”,口号是:“光复旧都,买一(灭秦)送一(为称帝铺路),包邮(直捣长安)到家!”
后秦的抵抗?嗯,更像是一份实时更新的“死亡倒计时”战报。
闪电推进: 刘裕麾下的金牌打手檀道济、王镇恶等人,如同开了外挂,连克漆丘、项城(均在河南境内),势如破竹。
望风归降: 徐州刺史姚掌(又是宗室!)一看晋军这架势,很识时务地(或者说毫无骨气地)举城投降,给晋军当起了带路党。洛阳守将姚洸(还是宗室!)更惨,他倒是想守,结果部下们集体“反水”,直接把他给卖了,洛阳门户洞开。后秦的统治基础,脆弱得像块酥饼,一碰就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