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29章 后燕战神慕容隆:“职场”内斗的悲情MVP

元397年5月,后燕“董事会”在中山“总部”沦陷前仓皇“北撤”。行至广都黄榆谷(今辽宁建昌附近),慕容会终于按捺不住内心的“杀意”了。他派出了自己的“心腹死士”兼“首席刺客”仇尼归,趁着槐花飘香、月黑风高的“好时机”,摸进了慕容隆的“临时办公室”(营帐)。一代“战神”,没有在保家卫国的“商战”前线马革裹尸,却倒在了自家侄儿卑劣的“职场暗杀”之下。他临终前那句对“公司”命运的忧虑,成了最悲凉的“绝唱”。

慕容隆之死,绝不是简单的“个人悲剧”,它是后燕这家“公司”彻底“崩盘”前最刺耳的“丧钟”。他死后不久,慕容会果然发动了“叛乱”(《晋书》明确记载),虽然最终被慕容盛等“平定”,但这场惨烈的“内部火并”,彻底耗光了后燕最后一点“流动资金”和“员工士气”。慕容盛“上位”后没多久,后燕就在内忧外患的连环暴击下,宣告“破产清算”。慕容隆那套“迁都龙城、猥琐发育、伺机翻盘”的“复兴商业计划书”,也随着他的遇害和接踵而至的乱局,彻底被扔进了历史的“碎纸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五、历史的弹幕:勇略mvp的憋屈结局

回看慕容隆的一生,简直就是十六国乱世“英雄模版”的顶配版,却又充满了让人拍大腿骂娘的憋屈感。

论“业务能力”(军事才能),他绝对是后燕晚期最闪亮的“将星mvp”。从河内“创业”时团灭苻飞龙“监工队”,到邺城“救爹”的勇冠三军;从襄国、赵郡“平叛”的雷厉风行,到瓮口智取张愿、新栅收拾齐涉的谋略过人;尤其是参合陂“团灭”惨案后,他居然还能带队“闪电战”突袭平城,阵斩北魏“皇族悍将”拓跋虔,还“并购”其部众三万!这战绩,在后燕“濒临退市”的绝境下,堪称“商业奇迹”!柏肆夜袭差点活捉北魏“霸道总裁”拓跋珪,更是他“军事胆略值”爆表的巅峰操作!他不仅“武力值”爆棚,“智力值”也点满了,是货真价实的“勇略双修ssr”。

论“管理能力”(政治眼光),他也相当在线。治理辽东期间,延续仁政,发展生产,安定民生,把一个稳固富庶的“大后方”交给“总公司”,展现出成熟“区域经理”的素养。在“公司”存亡关头,他支持“战略转移”,并提出“节流开源、苦练内功”(节用爱民,务农训兵)的务实“复兴纲领”,眼光长远,格局打开,绝非头脑简单的“莽夫”。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文武双全”的“公司顶梁柱”、“救火队长兼战略大师”,最终的结局却如此草率而凄凉。他的悲剧,深刻揭示了后燕乃至整个十六国时期许多“家族企业式”割据政权的致命伤:创业不易,守成更难;外患未除,内斗先燃。 再牛逼的个人能力,在系统性、疯狂内卷的“家族宫斗”面前,也脆弱得像一张纸。他看穿了慕容会的野心(“此子脑后有反骨!”),却没能防住那支来自背后的暗箭;他规划好了公司的“破产重组方案”,却无力阻止整个王朝在“内斗作死”的道路上一路狂飙,最终车毁人亡。

《资治通鉴》和《晋书》里关于慕容隆的记载,虽然像“碎片化叙事”一样散落在各处,没能给他单独立个“个人传记”(专传),但字里行间,一个勇猛、果决、忠诚且富有远见的“乱世精英”形象呼之欲出。他的遇害,被后世史家普遍视为后燕彻底“凉凉”的关键转折点之一。明末大思想家王夫之在《读通鉴论》里就痛心疾首地评论:“慕容垂诸子,农、隆皆一时之杰……使垂委农以邺,任隆以龙城之众,兄弟相为援,何遽不支?而垂死未几,祸起萧墙,农殒于内,隆死于逆,燕遂以亡。悲夫!骨肉相残,虽勍敌外逼,未有能国者也。”(大意:慕容垂的几个儿子,慕容农、慕容隆都是当世人杰啊!如果慕容垂让慕容农守邺城,让慕容隆管龙城的兵,兄弟俩互相支援,后燕哪会那么快完蛋?结果慕容垂刚死,窝里斗就开始了,慕容农在国内被杀,慕容隆被逆贼害死,后燕就亡了。唉!亲兄弟自相残杀,就算外面敌人再强,这公司也没法开下去了!)

慕容隆的名字,最终没能像冉闵、刘裕那样在历史的“热搜榜”上霸屏,但他憋屈又壮烈的一生,却是那个大分裂时代无数英雄悲剧的浓缩版。他倒在了五月的槐花树下,倒在了自家人的刀下。他的陨落,为一个曾经强盛的王朝,敲响了最后的、带着浓郁槐花香的丧钟。英雄末路,王朝挽歌,交织在黄榆谷的风中,留给后人的,唯有一声带着槐花甜香的、沉重的叹息:能力再强,也怕内耗啊!

不想错过《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更新?安装14看书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