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心堂内,暖阳透过细密的窗纱,在光洁的金砖地上铺开一片柔和的光斑。/k·s′j?x-s!w·.^c!o/m?
熏炉里逸出淡淡的沉水香,氤氲着宁静安详的气息。
甄沐瑶与姐姐甄沐澜对坐在临窗的暖炕上。
沐澜的气色己好了许多,但眉宇间仍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担忧。
前些日子她去了趟金陵,如今回来正执着沐瑶的手,絮絮低语着金陵旧宅的近况和甄家旁支的琐事。
沐瑶安静地听着,偶尔温言开解几句,眼神沉静如水。
“……家里那些田庄铺子,如今也只剩几个老成的人在勉力支撑,终究是元气大伤。”
沐澜轻叹一声,端起手边的温润青瓷茶盏,浅浅啜了一口,
“好在有太上皇的恩典,老宅得以保全,族中子弟读书进学也有了依托。只是苦了你,妹妹,要在这深宫……”
她的话未说完,便被堂外一阵由远及近、沉稳而清晰的脚步声打断。
紧接着,是锦书的禀报声:
“启禀姑娘,宫中有旨意到!宣旨中使己至院外!”
澄心堂内的空气瞬间凝滞了一瞬。
甄沐澜握着茶盏的手指微微一紧,眼中掠过一丝紧张,下意识地看向妹妹。
然而甄沐瑶脸上却未见半分惊惶或意外,甚至连一丝涟漪也无。
她只是从容地放下手中把玩的一枚羊脂玉连环,姿态优雅地站起身,对姐姐露出一个安抚的浅笑。
“姐姐不必忧心,是好事。”
她的声音平和笃定,仿佛早己预料。
说话间,一位身着五品内侍服色、面容肃穆的中年太监己在数名小太监的簇拥下步入澄心堂正厅。
他手中高捧着一卷明黄云锦覆盖的圣旨,目光扫过堂中,落在甄沐瑶身上,带着宫中特有的审视与恭敬。
“圣旨到——!甄氏沐瑶接旨——!”
甄沐瑶神色端凝,步履沉稳地走到堂中,对着圣旨的方向,盈盈拜倒。
甄沐澜也连忙在她身后跪下,心口微微起伏。_兰\兰_雯_血` ¢免·废¨粤^犊\
内侍展开圣旨,清亮的声音在寂静的厅堂内回响: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咨尔甄氏沐瑶,乃故金陵体仁院总裁甄公之女,名门毓秀,淑质贞静。秉性柔嘉,持躬端谨;承训名门,夙娴内则。”
“太上皇慈谕,特赐婚于睿亲王。入府以来,安分守己,克娴妇道,温良恭俭,仪范足式。兹皇后懿旨,以金册金宝,册封尔为淑妃。赐居承乾宫东配殿。尔其祗勤夙夜,和睦宫闱,上敬中宫,下抚众庶,用副恩宠。钦此——!”
“淑妃”!
这个封号如同温润的暖玉,轻轻落在沐澜心头,带着一份意料之中的稳妥与太上皇当初指婚时隐含的期许。
“淑”者,善也,温和良善,正是对沐瑶性情最贴切的形容。
“臣妾甄沐瑶,叩谢陛下、皇后娘娘天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甄沐瑶的声音清泠而平稳,带着由衷的感激,双手高举,恭敬地接过了那沉甸甸的圣旨和盛放金册金宝的锦盒。
阳光落在她沉静的眉眼上,那份从容与端方,仿佛与生俱来,此刻更显光辉。
宣旨太监脸上堆起恭敬的笑意,带着随从躬身道贺。
“恭喜淑妃娘娘!贺喜淑妃娘娘!娘娘福泽深厚,前程无量!”
甄沐瑶微微颔首,示意掌事宫女打赏。
待太监们谢恩退下后,她才转身,亲手将仍跪着的姐姐甄沐澜扶起。
“姐姐,快起来。”
她握着沐澜微凉的手,语气温和。
甄沐澜看着妹妹手中那象征着尊贵身份的圣旨金册,眼中是复杂的情绪,有欣慰,有感慨,也有更深的不舍。
她反握住沐瑶的手,声音微哽。
“‘淑妃’……好,这个封号好!正配得上我的妹妹。只是……这深宫……”
“姐姐放心,”
甄沐瑶打断了姐姐的忧虑,眼神清澈而坚定,
“陛下仁厚,皇后娘娘贤德,宫中自有规矩方圆。~小¢税·宅~ ¨蕪!错~内!容/妹妹会谨守本分,安身立命。”
她顿了顿,语气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郑重,
“况且,妹妹入宫,并非只为求得一方安稳天地。”
她松开姐姐的手,转身走向暖炕旁一个放置多宝格的小案几。
那上面,除了一些书籍和雅致的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