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侄儿并非反对倒卖金银,而是不能作为朝廷主要收入来源。·3*4_k,a*n′s¨h+u!.¢c\o~m_”
“其实银子和宝钞并无本质区别:不能吃不能喝,本身没有屁的价值。”
朱标隐约猜到了问题核心。
“你的意思是...无休止增加银两储备,跟滥发宝钞是一个道理?”
呦?
看来标哥没少学啊!
“殿下英明!”
“一个国家的财富,来源于全体百姓的劳动和生产,而不是发行的货币数额!”
“在大明生产力总和不变时,毫无节制增发货币,本质上是对百姓财富的掠夺。”
“从这个层面来看,滥发宝钞和倒腾白银并无区别。”
话音落下,朱标豁然开朗:
“所以增加财富的前提,是提升生产力...也就是发展工农业?”
这下轮到李正震惊了,不愧是最强太子爷:
自己之所以了解经济常识,还得归功于后世海量知识灌输。
而朱标仅凭自学《货币战争》,却能将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串成线。
妥妥明君坯子!
论治国能力,不比朱老西那个征北大将军强百倍?
“殿下之聪慧,臣拍马不及啊!”
“别打岔,既然发展重心是工农业,那倒腾白银又是何说法?”
马屁拍到一半,被朱标无情打断。
带着意犹未尽的便秘表情,李正无奈继续讲解道:
“银子和宝钞虽然本身并无价值,但就民间认可度、储藏属性来看,银子远胜于宝钞!”
“而相当一部分银子,被豪门大族储藏,并未流入市场。!q\d?h~b_s¢.!c?o,m\”
“这就给了咱们操作空间了!”
不用李正继续解释,朱标无师自通补充道:
“代表国家财富的货币,并未全部流通。”
“朝廷可拿出银子投入市场,暂时代替那部分未流通的货币。”
“而随着工农业发展,国家财富总量扩大,前期投入的银子会被无形消化,并不会影响民生?”
听完朱标的分析,李正面色古怪:
莫非标哥也有系统...这脑袋瓜太灵光了吧?
再特么学两年,高低得兼任个明联储主席啊!
“数尽古今千年,从未出现过如此英明的储君,侄儿恭贺陛下!”
马屁精·正·斯基转换路线,凑到朱元璋跟前儿,夸赞起朱标。
“哈哈哈!这话咱爱听!”
“那扶苏、刘据、李承乾之流,怎能咱的标儿比?”
“他们能得到皇帝无条件信任吗?”
“他们能参与决策朝堂大事吗?”
“他们能得到满朝文武全力支持吗?”
本来这天书听得昏昏欲睡,但一说起好大儿,老朱可就不困了:
“标儿,咱教你的拳法可要好好练,争取当他个三五十年皇帝!”
老爹突如其来的转折,差点闪了朱标的腰:
这老爷子,怎么净说些莫名其妙的话?
“原理孤弄明白了,但这白银倒腾过来,具体用于何处?”
“额,想要将新增白银用到实处,前提是得收拾好烂摊子......”
朱标瞥了眼老爹。\6¢妖.墈,书,罔\ ,更,新?醉,全.
“烂摊子...你是说宝钞?”
朱元璋被噎了个半死,没好气道:
“有事说事,看咱干甚?”
难得看到老朱窘状,李正强忍笑意。
“宝钞滥发,如同吹气球般,将大明变成一个外表庞大、内里虚弱的胖子。”
“而在这过程中,朝廷的权威、民心也在逐渐消减。”
在老朱恼羞成怒之际,李正连忙转移话题:
“当务之急,是以发展工农业为主,提升生产力,扩容财富总量。”
“以白银灌水为辅,用良币驱逐劣币,收拢民心,稳固市场。”
又学到一个新词,朱标连忙掏出小本本记下。
“良币驱逐劣币...展开说说。”
“这第一阶段,便是通过跨时空兑换,储备相当部分银子。”
“先停止新钞印制,再将税收折色与现银兑换相结合,分批回收宝钞。”
听到敏感字眼,朱元璋终于找回存在感:
“税收折色?你小子说明白点!”
“每年收税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