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小子跟谁学的这臭毛病,一次不拉干净!”
“嘿嘿,这不是给时间,让您二位好好消化嘛。?萝,拉¨小¢税^ `无?错?内¢容_”
收起调侃之意,李正最后补充道:
“这第三步,则是站在强大生产力、充足金银储备基础上,以碾压性技术优势,建立对外持续贸易顺差。”
老朱这是嘟嘟囔囔道:
“你小子之前忽悠咱对外攻伐,多抢地盘...现在咋又变卦成抢银子了?”
“陛下,地盘是占不完的,人也是杀不完的。”
“目前旧天竺全境,人口数量超过大明。”
“那奥斯曼帝国、帖木儿帝国加起来也有两千万人口。”
“更别说极西之地,欧罗巴诸国人口总和也不下于大明。”
作为大明战略专家,朱标对各国风土人情极感兴趣:
“孤很好奇,这全世界到底共有人口几何?各国国力如何?”
对于六百年前的世界人口,后世并未有精确值,李正只能说出大致估算:
“目前全世界人口,大致在三万万五千万至西万万。”
太子爷暗暗点头:
嗯...大明占一成半到两成,还凑活......
“至于综合国力,侄儿指的是人口、财富、军力等元素相加后,大明自然雄冠全球!”
不等老朱挺首腰杆,李正紧接着泼了瓢冷水:
“虽我大明强盛,但想横扫天下却是痴人说梦。.E-Z~晓\说+旺* ?追*蕞·欣_蟑*結·”
“远的姑且不提,就说这南亚大国德里苏丹国,和中亚霸主帖木儿帝国。”
“德里苏丹人口约西千万,且象兵、骑兵战力不俗。”
“帖木儿帝国人口约一千万,皆为蒙古后裔,这骑兵集群战斗力可想而知!”
听到卧榻之侧,除了北元外,还有如此强盛的两头猛虎。
朱元璋眯起双眼,阴恻恻询问:
“这么说,咱灭了北元后,这两家成为大明强敌了?”
“那倒没有,百八十年后,都烟消云散了。”
“但侄儿的意思是,这打仗如同做买卖,还要考虑划不划算撒!”
对于印度和中亚这俩货,李正着实提不起半点兴趣:
都杀干净?
小一亿人口呢,也没不共戴天的仇恨,有点残忍......
那民族同化?
中亚还好说,毕竟人口少,打散迁居、移风易俗...努努力还能办到。
只是三哥......还是不要提前唤醒地球之蛆为好。
君不见现在三哥都成了地球一霸了:
印度、印拿大、印大利亚......
万一以后有了印明,这不完犊子了!
李正可不想在六百年后,这群三哥在自己坟头吃咖喱、拉地雷。
想想长江、黄河一股子恒河味儿...李正一阵恶寒:
还是学英哥好点,经济掠夺为主,确保咖喱不沾身、人种不变质。,w′b/s·z,.¢o*r/g_
“且不说要耗费多少国力、死多少将士,才能攻陷两国。”
“就算占领全境,驻军、维稳、移民成本太高了,不划算啊!”
朱标缓缓点头:
“也是,那近亿人口就是个大麻烦,既不能全砍了、又得管他们吃喝......”
“哼...咱又不是傻子,自家百姓还没管明白,咋能去操心那群异族?”
朱元璋应喝着好大儿,并且向常务副皇帝提出考教:
“标儿,若是遇到这种强敌,该如何应对啊?”
朱标斟酌许久,将心中对策缓缓道出:
“以如今大明国力,想要在征伐北元的同时,再另立强敌...并非稳妥之道。”
“儿臣以为,目前德里苏丹、帖木儿两国并未与大明建立联系,所以一动不如一静。”
“西部、西北部诸卫派遣密谈,对两国以暗中监视、戒备为主,暂时不动兵戈。”
见自家老爹并无异议,朱标继续陈述对策:
“待钢铁厂投产、重整兵备,先横扫了北元余孽,彻底消除北境边患!”
“消灭北元后,我大明的中期攻略方向,还是以倭国、南洋诸国为主。”
“至于西方二敌,拉拢一批、敲打一批:百八十年分裂太慢了...暗中给他们添点火!”
对朱标东南为主、西北为辅的战略方向,朱元璋不置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