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步!”
一声低喝,自李煜口中发出。~1~8,5.t`x,t-.!c¢o¨m^
大部人马应声停在官驿外的官道上,扬起一阵细微的尘土。
随行的十几辆板车在屯卒们的操控下,迅速移动,车辕相抵,很快便围成一个简陋却不失章法的圆形掩体。
摆车阵这种事儿,在塞外也没什么新鲜的。
人马都暂且收拢在圈内,疲累的屯卒们得以片刻喘息。
至于处置官驿里的尸鬼,还有排查官驿建筑内潜在的威胁。
李煜还没心大到派这些屯卒去做。
让他们和悍不畏死的尸鬼去进行贴身巷战,多半是单纯的送死。
不光帮不上什么忙,反而还容易添乱。
依旧还是要让善战的精锐们披甲出马,才能啃下这块‘硬骨头’。
......
这座官驿,李煜并不陌生,甚至可以说是相当熟悉。
官驿并非寻常人臆想中那种乡野路边孤零零的小客栈。
恰恰相反,官驿的规模向来不小,算得上是一片颇具章法的建筑群落。
最外围是一圈厚实的夯土院墙,足有丈许高,单人难以翻越。
院墙之内,至少有一座宽敞的马厩,足以容纳十数匹健马,草料饮水设施一应俱全。
此外,还会有至少一处专供过路官员歇脚休憩的别院,青砖黛瓦,比起寻常民居都要讲究许多。
另有数量不一的排房,错落有致。
这些排房既能满足官驿内部人员,如驿丞、驿卒的日常起居,也能容纳一定数量的外来官差、士子借宿,功能齐全。·x`i¨a?o*s¨h,u.o¢y+e¢.~c-o-m.
李煜的目光沉静,扫过那熟悉的院墙轮廓。
他以往顺着这条官道去往高石堡千户所按例点卯,这里都是必经之路。
或歇脚饮马,或借宿一夜,都曾是寻常事。
按照大顺朝的规制,官驿中通常会设有一名驿丞。
此人总管迎来送往、车马仪仗、文书传递等一应杂事,可谓是一座官驿中的灵魂人物。
这驿丞的职能,颇有些后世邮政局长的意味,连带着投递家书、转运公文的差事也一并包揽了,是地方信息传递的重要节点。
驿丞手下,通常会有几名驿卒听用。
这些驿卒虽无甲胄在身,却也持有官府配发的兵刃,勉强能算是官府体系内的衙役小吏。
他们负责在驿站里看门护院,震慑宵小。
偶尔还要在官道上巡逻,维持基本的通行治安,确保附近这段官道的畅通。
官驿里往往还会有几个厨娘丫鬟,操持众人每日的饮食起居,清扫打理。
再往下,便是一些帮闲杂役,数量不定,多寡随官驿规模而异。
这些人多是驿丞、驿卒的亲朋故旧,通过这层关系在官驿中谋个差事,平日里打理一些琐碎杂务,紧要关头也能充当人手,协助驿卒护卫官驿的安全。
毕竟,官驿也算是吃皇粮的去处,里面的位置,自然是肥水不流外人田。+齐¢盛_晓¢说*惘¢ ~首-发?
值得一提的是,大顺朝的驿丞之中,并非全是些不入流的吏员。
有些驿丞,因为一些缘故,成为了正经入品阶的官员。
尽管他们止步于从九品,与巡检、典史这类基层杂职官品级相仿,在官场中仍处于最底层。
然而,寻常的平民小吏见了这些从九品的驿丞,也得恭恭敬敬地改口,尊称一声“大人”。
这其中的奥妙,主要看官驿的规模与所处地理位置。
李煜记得,此地的驿丞姓王,是个年过半百的老头。
为人还算圆滑。
因为顺义堡与高石堡之间的文书往来,还有一些军情传递,偶尔也需要经过此地中转,所以王驿丞对他这个百户官,向来客气有加。
或者说,他对于附近有品阶的正经武官都很客气,轻易不会得罪。
一方面,百户是正六品武官,品秩远在最高不过从九品的驿丞之上。
另一方面,一旦北虏南下,冲破了屯堡防线,战火蔓延。
自保力量较差的官驿想要乱中求活,就只能赶紧带着铺盖细软,去附近的军事屯堡紧急避险,寻求庇护。
而李煜这样的百户武官治下的临近屯堡,无疑都是他们躲避战祸时所需的避难所。
所以在李煜面前,他当然就好说话了,甚至有些刻意的讨好。
官驿的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