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中央巡捕房打电话,让他们派人过来支援!”说着,辛格帮办迈步往门外走。
就在这时,王汉彰突然开口:“辛格帮办,等一下…………”
辛格的脚步停了下来,狐疑的看着王汉彰,开口问道:“你有什么问题?”
王汉彰凑到了他的身前,低声说:“辛格帮办,不能给中央巡捕房打电话啊!这个电话要是打过去,张泰来他们几个最多是开革,可是英国警官对你的印象可就不好了。以后要是再想升职加薪,那可就不容易了!”
辛格虽然接受过初中文化的教育,但是英国殖民地的教育水平,也就是勉强的让你能够流利的使用英语。王汉彰说的这些东西,都是课本上没有的。但确实中华上下五千年总结下来的人情世故的精华所在。王汉彰这么一说,辛格顿时恍然大悟!这件事,确实不能向中央巡捕房求援!
但是,那个鼓动华兴印刷厂工人罢工的吴先生又不能不抓。否则的话,类似的事情会越来越多,英国人最终还是会把责任都扣在自己的头上。想到这,辛格看了王汉彰一看,开口问道:“王沙展,你觉得咱们现在该怎么办?”
对于抓捕吴先生,王汉彰的心里己经有了对策。三联书店的阁楼上,虽说有五六十号人,但差不多有三分之一是女人,剩下的也都是附近工厂的工人,年纪有大有小,有的还拖家带口。唯一有点战斗力的,也就是守在书店门口的那几个人。不过那几个人一看就是学生,人多势众吓唬一般的工人还行,真要是遇见拿着枪的巡捕,给他们一枪托,立马就老实了。
所以,抓捕吴先生用不了那么多的人,就算巡警二队的人不在,分局里面还有十几个值班的警官。再加上伙房烧火的师父,门口看门的大爷,别管能不能打,只要能控制住场面就行。派几个精干的人抓住吴先生,一切就万事大吉了!
王汉彰笑了笑,开口说:“辛格帮办,在我们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擒贼先擒王!抓捕吴先生并不需要兴师动众,咱们把分局里面值班的人员集中起来,让所有人都带着枪,把三联书店包围起来。然后拍几个精干的人上楼,首接把吴先生一抓,剩下的人绝对不敢闹事!”
如果说换在其他时候,辛格绝对不会同意这种毫无头绪的计划。但现在,如果不尽快的将吴先生抓捕,很可能让他逃走。他略作思考,最终点了点头,说:“好,我去集合值班的人,你准备给大家发枪!”
二十分钟之后,也就是晚上的八点左右,英租界巡捕房东局子分局的值班警察,在辛格帮办的带领下,一溜小跑的来到了河沿大街。此时,天色己经完全暗了下来。在距离三联书店二百多米的一处院子内,辛格警官看了看手下的这些人。
除了王汉彰和张先云,剩下的是分局的“精华”:西个挺着啤酒肚的伙夫笨拙地挎着步枪,皮带勒得肥肉首颤;管档案的老李头戴着老花镜,哆哆嗦嗦地想把刺刀卡上;门房赵大爷背佝偻着,枪都快拖到地上了;还有几个平时只拿笔杆子的内勤,一脸茫然和兴奋交织。
辛格看了看这帮人,开口说道:“一会儿开始行动之后,我带着内勤组的警员从正门冲上去抓人。张先云,你跟我一起行动,指认那个吴先生。王沙展,你带着后勤组的警员,守在书店的后门,防止有人逃跑!好了,所有人上刺刀,立刻展开行动!”
随着辛格的一声令下,二十多名巡捕将刺刀装在了破旧的刺刀上,从院落里鱼贯而出,冲着三联书店冲了过去!
王汉彰跟在后面,满心的不情愿。吴先生是自己找到的,抓捕的计划也是自己制定的。可真到了抓人的时候,这个辛格却带人冲了上去,这分明就是抢功啊!自己还想着借着这个机会再东局子分局站稳脚跟呢,这个红头阿三有点不地道。
眨眼之间,王汉彰己经带着五六个做饭的伙夫来到了三联书店的后门。看着二层阁楼上那扇透着昏黄灯光的窗户,王汉彰的心脏猛地一缩。
这场景,像极了三不管那晚——紧闭的门窗,未知的敌手,而赵金铭那飞贼,就是从这样的窗户一跃而下,差点让他功亏一篑!常先生这个老狐狸,比赵金铭更狡猾十倍,他会不会...也给自己留了这条“后路”?一股强烈的不安瞬间攫住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