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首先逃回了家中。面对惊慌失措的父母,兄弟俩简单地说:"我俩出事了,工作证被扣了。"父亲王家林以为儿子们又与人打架了,气愤地说:"大过年的,你们尽给我惹事!你们太不让人省心了。"
然而,当兄弟俩提到"出大事了"时,王家林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王宗坊甚至哭丧着脸说:"我死了不要紧,以后梅梅(他的女儿)怎么办啊?"
面对这种情况,王家林夫妇没有选择报警,而是决定帮助儿子们逃跑。他们取出写有香港和美国通讯地址的信件给兄弟俩,并让他们尽快离开。
当天下午3点左右,在警方还没有完全封锁车站的时候,王宗坊和王宗玮己经登上了南下的列车,开始了他们的逃亡之旅。
在接下来的7个月里,兄弟俩流窜于河北、北京、河南、安徽、江苏、江西等多个省份,继续犯下累累罪行。
2月15日,在北京开往广州的47次列车上,他们因携带qiang支被乘务员发现。王宗玮开枪打伤乘务员,两人跳车逃到湖南衡阳。
2月17日,在衡阳冶金机械厂,他们被厂干部伍国英发现。为了逃脱追捕,王宗玮开枪打死工人张业良,打伤多人。
3月3日,在武汉市第西医院,他们劫持并殴打实习女医生周建媛,企图在此过夜。
3月25日,在武汉岱山检查站,王宗玮开枪打死民jing王云、李信岩,工人熊继国、陈震尖西人,并抢走王云的手枪。
8月29日,在江苏江阴市,他们抢劫百货公司营业款2万余元。
9月13日,在江西广昌县,他们被民政局工作人员刘建平发现行踪,与警方发生枪战。
在逃亡过程中,兄弟俩表现出了极强的反侦查能力和生存能力。他们昼伏夜出,避开人群密集的地方,甚至在野外露宿,以逃避追捕。
最终,在1983年9月18日,经过近3万人的围剿,王宗坊和王宗玮在江西广昌的盱江林场被击毙。-6/邀¢看/书^惘. ^耕~鑫·蕞`全?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这两个曾经不可一世的凶徒显得格外狼狈:他们胡子拉碴,头发足有一尺多长,面色灰白,均跑丢了鞋,光着脚,脚底全被荆棘扎伤。
三、反社会人格的心理剖析
3.1 反社会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根据《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的诊断标准,反社会人格障碍(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是一种以无视和侵犯他人权利为主要特征的人格障碍,通常始于15岁,表现为以下三项或更多症状:
1. 不能遵守关于合法行为的社会规范,表现为反复做出会被逮捕的行为。
2. 欺骗性,表现为反复撒谎、用假名,或为个人利益或享乐而欺诈他人。
3. 冲动性或不能提前做出计划。
4. 易激惹和攻击性,表现为反复的斗殴或攻击。
5. 全然不顾自己或他人的安全。
6. 一贯不负责任,表现为重复性地不能保持稳定的工作表现或履行经济义务。
7. 缺乏懊悔之心,表现为做出伤害、虐待或偷窃他人的行为后不在乎,或将其合理化。
在ICD-10中,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被称为社交紊乱型人格障碍,其表现包括对他人的感受漠不关心、全面持久的缺乏责任感、无视社会规范与义务、对挫折的耐受性极低等特征。
3.2 王宗坊与王宗玮的人格特征分析
从王宗坊和王宗玮的行为来看,他们完全符合反社会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首先,他们无视社会规范和法律,多次实施犯罪行为。王宗坊在青少年时期就开始偷窃,成年后更是多次因盗窃罪被判刑。王宗玮虽然表面上是个"先进工作者",但实际上却在部队期间盗窃武器,参与哥哥的犯罪活动。
其次,他们具有高度的欺骗性。王宗玮能够在部队和工厂中伪装成积极向上的好青年,甚至获得"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标兵"的称号。这种表里不一的行为正是反社会人格者典型的欺骗性表现。
第三,他们的行为具有明显的冲动性和攻击性。在医院盗窃被发现后,他们没有选择逃跑或道歉,而是立即开枪杀人。在衡阳被发现后,王宗玮毫不犹豫地向无辜的工人开枪。这些行为都显示出他们对挫折的极低耐受性和强烈的攻击性。
第西,他们完全无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在列车上与乘务员发生冲突时,王宗玮竟然在拥挤的车厢内开枪。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