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1章 彭加木失踪案

有多么恶劣。在这样的高温下,人体水分流失极快,队员们很快就感到了脱水的威胁。

面对困境,彭加木仍然保持着冷静。他让地质学家汪文先去找水。汪文先找了很多地方,都是小沙坑,他甚至挖了一个一米多深的洞,但发现这里的土地没有任何水气,判断这附近不可能有水。然而,彭加木对这个结果不满意,他让汪文先扩大找水范围。

6月16日,就在考察队几乎绝望的时候,他们发现了一对野骆驼。这一发现让队员们兴奋不己,因为野骆驼的出现意味着附近可能有水源。大家一起努力,捕获了一只野骆驼,不仅解决了食物问题,也燃起了找到水源的希望。然而,野骆驼并没有带领考察队找到水源,队员们的希望再次落空。

在这种情况下,队员们一致要求向附近的驻军求援。然而,彭加木却不愿意轻易求助,他认为动用首升机送水需要花费六七千元,这样的高价水他喝着心疼。经过激烈讨论,彭加木最终同意发电报求援。电报内容如下:"我们今日到达库木库都克以西10公里,缺水缺油,请紧急支援油300公斤,水500公斤。"

3.4 神秘失踪

6月17日早上9点,考察队收到了驻军的回电,同意提供救助,要求大家原地待命。队员们把电报拿给彭加木看,希望他不要再坚持找水了。然而,彭加木看后心情更加不好,他仍然坚持认为附近就有水源,甚至和一名队员吵了起来,认为大家都在当"退兵"。

下午2点,驻军又来了一份电报,通知大家首升机不能送油,但18号可以送500公斤水。一名队员把这份电报拿给彭加木看,却发现他不在营地。大家开始寻找,却怎么也找不到。这时,司机去车上拿地图,突然发现地图里掉落了一张纸条。他捡起来一看,上面是彭加木的字迹,写着:"我往东去找水井。彭 17/6,10:30"。而且日期中的"16"被划掉,改成了"17"。

看到这张纸条,队员们意识到情况不妙。虽然军队己经同意送水,但彭加木还是决定独自去找水,而且一个人在沙漠中行动是非常危险的。大家立刻带好装备出发,沿着彭加木留下的脚印寻找。?纨, · ·鰰*占, ′哽?新`最\全,他们开着车向东在一片盐碱地湖边发现了彭加木的脚印,但再往前脚印就消失了,这个位置距离营地约一公里。

下午3点,气温达到了顶峰,如果再找不到彭加木,他很可能会因脱水而死。队员们向东开了很久也没能看到彭加木的踪迹,他们开了十几公里也没有找到任何脚印。到了下午5点,他们来到一片红柳包的地方,这里有几百个红柳包,每个红柳包就像一座小山丘。在这片区域,队员们仔细搜索,却始终没有找到彭加木的身影。

夜幕降临,队员们不得不返回营地,等待第二天继续搜索。然而,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一别竟成永诀。彭加木就这样在茫茫沙漠中消失了,留下了一个至今未解的谜团。

西、大规模搜救行动

4.1 第一次搜救行动:紧急出动

当彭加木失踪的消息传到北京后,上面高度重视。时任总理Hua 国锋亲自下达了"不惜一切代价,找到彭加木"的指示。随后,一场规模空前的搜救行动迅速展开。

1980年6月18日,驻新疆解放军陆航三团率先派出两架飞机,在库木库都克附近找到了除彭加木外的考察队所有人员,并空投了救援物资。这些物资包括水、食物、药品和通讯设备,确保了考察队其他成员的安全。

6月19日起,驻军又派出10多架飞机和一支地面部队继续搜索。解放军和中科院新疆分院也数次派出小分队、考察队,动用飞机、警犬及其他搜救器材进行地毯式的大规模搜寻。然而,这次搜索只发现了彭加木留下的几张糖果纸和几行鞋印,没有找到他本人。

这次搜索持续了三天,从6月18日到6月20日。在这三天里,彭加木失踪的区域每天都刮着八到九级的大风,携裹着黄沙的大风把一个人留下来的痕迹扫荡得干干净净。这无疑增加了搜救的难度,也让人们对彭加木的安危更加担忧。

4.2 第二次搜救行动:扩大范围

上级领导得知彭加木失踪的消息后,于6月23日起,先后进行了西次大规模的寻找。第二次搜救行动于7月6日开始,这次行动调集了更多的人力物力。

为了提高搜救效率,从上海、南京等地调来了有经验的侦查员和警犬。1980年7月6日,这些人员抵达罗布泊,第三次的搜索进入关键阶段。这支搜索队伍共有117人,被分成了三个

不想错过《大案要案详情录》更新?安装14看书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