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7日,湖南湘潭大学法学院研究生宿舍里,25岁的张某某(化名)像往常一样舀起一勺麦片放进嘴里,随即皱起眉头——"这麦片怎么味道这么苦?"然而,他没有想到,这一勺发苦的麦片竟成了他人生的最后一餐。+天+禧¨暁*说!王· ?首/发~六天后,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的ICU病房里,张某某紧紧抓住父亲的手,用尽最后一丝力气说道:"我才25岁,我还想活......"
这起震惊全国的湘潭大学研究生投毒案,不仅夺走了一个年轻有为的生命,更引发了全社会对校园安全、宿舍矛盾以及高学历人才心理健康问题的深刻反思。案件背后,是一个关于嫉妒、控制与极端行为的悲剧故事。
一、死神降临:突如其来的致命症状
1.1 初现异常:从腹痛到全身衰竭
2024年4月7日中午,张某某在宿舍食用了一勺麦片后,很快察觉到味道异常。他没有多想,继续吃完了剩下的麦片。然而,到了晚上,他开始感到腹部剧烈绞痛,随后出现持续呕吐和腹泻症状。
起初,张某某以为只是普通的食物中毒或急性肠胃炎,便去了湘潭市中心医院就诊。医生初步诊断为疑似急性胃肠炎,给予相应治疗后让他回校观察。
然而,第二天(4月8日),张某某的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急剧恶化。他的呕吐症状加重,全身开始出现浮肿,甚至连去厕所都需要人搀扶。面对这种情况,他再次前往医院,这次医生发现他的肝功能严重受损,血小板数量急剧下降,立即安排他住院治疗。
4月9日晚,医院给张某某下达了病危通知书,显示他的多器官己经开始感染,肝肾功能严重受损。当晚,张某某被转入重症监护室。
4月10日下午,由于病情持续恶化,张某某被紧急转至中南大学湘雅医院ICU病房,诊断为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医生们为他用上了呼吸机,并进行了多次全身换血,但仍然无法控制病情的恶化。
1.2 神秘毒素:难以确诊的致命病因
在张某某住院期间,医生们高度怀疑他是食物中毒。然而,令人困惑的是,尽管医院进行了全面检查,却始终无法确定具体的中毒物质。
4月10日晚,第三方毒物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显示,在送检标本中未发现常见的农药、鼠药类毒物。这一结果让医生们陷入了困境,因为无法确定毒素种类,就无法采取针对性的解毒措施。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张某某的病情持续恶化。从最初的"脐周持续性隐痛,阵发性加重呈绞痛,解黄色水样便20余次,非喷射性呕吐胃内容物及粘液10余次,伴有腹鸣、乏力、口干,烧心、腹胀、咳嗽、盗汗、胸痛气促",发展到"双眼球结膜充血、全身脏器衰竭、感染性休克、横纹肌溶解、肝损害、急性肾功能不全、凝血功能异常、呼吸衰竭......"
这些病历本上的记录,每一个字都像一把利刃,刺痛着张某某家人的心。他们无法想象,平日里健康活泼的儿子,在生命的最后几天里承受了多么巨大的痛苦。
4月12日,医院告知家属,张某某的情况很不乐观,可能己经没有什么有效的救治手段。4月13日下午1点07分10秒,在经历了六天的痛苦挣扎后,张某某因多器官衰竭不幸离世。
二、暗流涌动:宿舍里的隐形硝烟
2.1 新室友的到来:打破平静的"闯入者"
故事要追溯到2023年6月25日,也就是张某某中毒前十个月左右。这一天,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研究生周立人(化名)搬进了张某某所在的琴湖学生公寓10栋606宿舍。
张某某所在的宿舍原本住着三名法学院研究生,他们关系融洽,相处和谐。周立人的到来打破了这种平静。据了解,周立人此前己经换过多个宿舍,原因是与原宿舍同学多次发生矛盾,甚至大打出手。
周立人搬来的第一天,作为宿舍长的张某某还热情地组织了自我介绍,希望新成员能尽快融入集体。然而,从一开始,周立人就表现出与其他人格格不入的特质。他对其他室友的学历背景颇多讥讽,对宿舍公共事务从不参与。
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周立人的生活习惯极其糟糕。_d.i.n/g.d`i-a_n/s¢h!u.k¨u\.?c.o/m?他经常半夜一两点才回到宿舍,动静很大,严重影响他人休息;他从不冲干净厕所,甚至需要作为宿舍长的张某某替他刷厕所;他还会在宿舍里对别人的穿着打扮指指点点,评判别人的鞋子、袜子甚至观念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