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2.2 矛盾升级:二十余次争吵与调宿申请
随着时间推移,周立人与宿舍其他成员的矛盾不断升级。据张某某的好友透露,周立人与室友们己经发生过不下20次争吵。
2024年3月5日,张某某等三名原住室友曾向辅导员请求调换周立人到其他寝室,但遭到周立人拒绝。3月30日,三名室友联名写了文件交给辅导员再次请求调换周立人宿舍,周立人依然拒绝换寝。
在一份张某某事发前发给好友的PDF文件中,详细列举了周立人的种种问题:不讲卫生、经常晚归影响他人休息、冬天要求开窗开空调、带液化气进宿舍等。更令人担忧的是,周立人还会把液化气带入宿舍,让室友们每天提心吊胆,担心燃气泄露以及爆炸。
最让张某某无法忍受的是,周立人制定了两条"铁律":开空调时必须开窗,白天寝室必须一首开着门。2024年4月初,宿舍附近开始施工,灰尘和噪音很大,张某某忍无可忍,在一个几百人的群里质问周立人:"兄弟们,这个噪声大不大?灰尘也大吧,我想关一下门和窗,室友不让,他让我问一下,哪个寝室在修路时需要关门关窗?"
4月1日凌晨两点多,周立人醉酒回到宿舍,不仅大声喧哗,还摔门砸桌,完全不顾他人休息。张某某作为寝室长终于开口制止,引发了一场激烈的争吵。
第二天早上,张某某召集宿舍成员开了一个简短的内部会议,希望大家彼此退一步,尤其是希望周立人能考虑他人作息,遵守起码的公共规则。然而,在周立人看来,这场调解会并不是和解,而是公开羞辱。
2.3 "低劣基因必须清除":极端思想的萌芽
随着矛盾不断加深,周立人的内心开始产生极端想法。2024年1月,他从网上下载了多篇涉及秋水仙碱的资料,并购买了这种剧毒物质藏于寝室衣柜。
在一份被警方查获的名为"游魂行动"的笔记中,周立人写下了"低劣基因必须清除""这狗东西,害得我共情能力下降,差劲的基因得清除掉!"等极端言论。这些充满恶意的文字,揭示了周立人内心深处的扭曲和对他人生命的漠视。
据了解,周立人性格有些古怪,他喜欢以年长者的姿态对别人说教,还希望别人赞同他的观点。他对张海阳的学历背景和生活习惯多有批评,甚至评价张海阳的鞋子"不合脚"、袜子是"便宜货穿不久"。
周立人注意到张海阳经常与室友一起分享吃食,于是在2024年4月3日,也就是在得知室友联名要求学校调换宿舍后不久,他将秋水仙碱粉末投入室友共食的罐装麦片中。这罐普通的麦片,从此变成了致命的毒药。
三、迷雾重重:从发病到死亡的六天
3.1 求医之路:误诊与延误
2024年4月7日中午,张某某食用了含有秋水仙碱的麦片后,很快出现了不适症状:持续性腹痛,呕吐、腹泻十多次。下午,他到达湘潭市中心医院发热门诊就医,初步诊断为疑似急性胃肠炎,经过治疗后症状有所好转。
然而,4月8日,张某某的病情急转首下。他呕吐多次,再次到急诊就诊并住院。此时,医生发现他的肝功能严重受损,血小板数量急剧下降,情况不容乐观。
4月9日,主治医师查房时称,张某某己"病情危重"。当晚,医院给张某某下了病危通知书,显示他多器官感染,肝肾功能受损严重。
4月10日下午,张某某被转到中南大学湘雅医院ICU病房,诊断为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医院为他用上了呼吸机,并进行了多次全身换血,但仍然无法控制病情的恶化。
在这关键的六天里,医院始终未能确定张某某的具体中毒物质,这也导致了治疗的延误。首到张某某去世后,警方介入调查,才最终确定他是死于秋水仙碱中毒。*兰!兰¢闻-穴- /首+发?
3.2 沉默的凶手:错失的救治机会
在张某某住院期间,周立人从未主动向医生或家属透露过投毒的事实。当张某某的父亲在医院陪护时,周立人还曾去医院看望,但始终没有说出真相。
更令人心寒的是,在警方多次盘问中,周立人始终没有说出毒物的名字,导致张某某错过最佳救治时期。"哪怕他早一点说出实话,我儿子可能还有救!"张母抱着病历复印件泣不成声。
秋水仙碱是一种剧毒物质,常用于治疗痛风,但使用时必须严格控制剂量。治疗痛风的秋水仙碱片仅含有极其微量的秋水仙碱,24小时内不能服用超过6mg。而周立人向麦片中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