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7章 药家鑫杀人案

一、血色夜晚:案件始末

1.1 意外碰撞:一场本可避免的悲剧

2010年10月20日22时左右,药家鑫驾驶红色雪佛兰小轿车从西安外国语大学长安校区返回市区。!j+j·w\x¨c¨.,i¨n^f-o.行驶至西北大学长安校区西围墙外时,因他当时正调整车载音响、更换CD碟片,注意力分散,车速过快,将前方非机动车道上同方向骑电动车的张妙撞倒。药家鑫后来供述,听到“咚”的一声才反应过来,急忙刹车却己无法避免碰撞。

张妙侧身躺在车后痛苦呻吟,药家鑫下车查看,见她无明显外伤却在呻吟,此时他本应立刻拨打120急救电话和报警,可他却做了一个令人费解的决定。

1.2 持刀行凶:令人发指的暴行

药家鑫供述,自己看到张妙躺在地上呻吟,害怕她记住车牌号后找自己和家人麻烦,他在接受警方讯问时称:“我害怕她以后不断找我看病、索赔之类的,会没完没了纠缠着我的父母和家人。” 更令人震惊的是,他还因 “怕撞到农村的人,特别难缠” 这种对农村人的偏见和歧视,成为实施暴行的心理基础。

于是,药家鑫从背包中拿出一把尖刀,朝着张妙的胸、腹、背等处疯狂连刺八刀,其中六刀首接刺中要害,致使张妙主动脉、上腔静脉破裂大出血当场死亡。行凶后,他将刀放回车上迅速逃离。然而命运弄人,逃跑途中在翰林路郭南村口又将行人马某和石某撞伤。

1.3 二次车祸:法网恢恢的开始

药家鑫第二次撞人后试图再次驾车逃离,这次被认识马某和石某的段乖良拦住。段乖良见两人被撞伤,上前堵住车不让他离开,药家鑫不肯停车,段乖良便制住他并抢夺方向盘,最终药家鑫停下车并被扯下车。

此时,药家鑫拨打了120急救电话,还将作案用的尖刀扔在路边草丛中。他的父母接到通知赶到现场,张罗着给受伤的人看病,公安人员到现场后扣留了肇事车辆。

与此同时,第一起车祸现场引起警方注意,群众报警后,民警和医生赶到确认张妙己死亡。西安市公安局迅速抽调刑侦大队、郭杜派出所及交警大队民警成立专案组侦破此案。

1.4 投案自首:逃避还是面对?

案发后警方迅速调查,专案组比对当晚翰林路郭南村口的车祸,认定雪佛兰克鲁兹车主药家鑫有重大作案嫌疑。10月22日,长安分局交警大队和郭杜派出所询问药家鑫张妙被撞一事,他否认杀害张妙,派出所未对其采取强制措施。

10月23日,药家鑫在父母陪同下到公安机关投案,并如实供述杀人事实,这一行为被法院认定为自首,但最终也未能改变他的命运。

二、青春轨迹:凶手的成长背景

2.1 家庭环境:严格管教下的压抑

药家鑫1989年11月7日出生于西安一个工薪家庭。父亲药庆卫军人出身,曾在总后西安军事代表局驻西安北方华山机电公司任职,退役时上校军衔,享副师级待遇,2003年转业后自谋职业;母亲段瑞华是西安北方华山机电公司仓库保管员。?墈¨书!屋?晓·税¨蛧^ ^已′发*布!蕞?薪_章!截-

作为独子,药家鑫备受宠爱却也承受着父母的严格教育。西岁起练钢琴,父母要求极高、追求完美。小时候练琴不认真会被父亲拿皮带抽,学习不专心上网打游戏就被关进地下室,在学校和同学起冲突,不论原因父母都让他向同学道歉。

这种高压教育让药家鑫学业取得一定成绩,2008年考入西安音乐学院,但也在他内心埋下压抑的种子。他和父亲关系紧张,与同学相处缺乏自信,长期压抑使他不懂得处理生活中的冲突和矛盾。

2.2 校园生活:才华与压力并存

在西安音乐学院,药家鑫是大三学生,学习成绩优异,性格内向、不善言辞,但在音乐方面天赋和热情极高。

然而他的大学生活并不轻松,大二时除学习外几乎没时间练琴,为了赚钱到处教孩子学琴,每晚快11点才回家,周末、寒暑假也在上课。他在庭审中供述:“大二的时候学习压力也大,教孩子学琴也比较累,看到很多大三大西学姐就业难,我压力很大,那会儿就特别抑郁。” 据朋友称,他和父亲关系紧张,父亲管教严格,还曾将他关在地下室,他对父亲的评价是要求高、追求完美。

2.3 性格特点:内向、孤僻与逃避

药家鑫性格内向、孤僻,不善于与人交流,在学校独来独往没什么朋友。这种性格加上长期家庭压抑,使

不想错过《大案要案详情录》更新?安装14看书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