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血色黎明:恶魔落网
1.1 绝望的逃亡:最后的幸存者
1994年9月19日凌晨4时,一名衣衫不整的年轻女子跌跌撞撞地冲进广州市海珠区公安分局新港派出所。^墈?书`屋¨小^说^王¢ ¨首!发_她浑身颤抖,头发凌乱,只穿着一件风衣和一条底裤,脸上满是惊恐的神色。
这位名叫黄艳红的女子向值班民警哭诉,昨晚12时左右,她在广州火车站被一名男子骗上了车。男子将她带到家中后,对她实施了暴力侵犯,并试图掐死她。黄艳红机智地装死,才侥幸逃脱。
"他长得瘦瘦的,中等个子,大概40岁左右。他家住在靠近马路的一栋两层小楼里,二楼有一个阁楼。"黄艳红一边抽泣一边描述着凶手的特征和住址。
接到报案后,派出所所长陆广容立即意识到这可能是一起重大案件。他迅速组织警力,根据黄艳红提供的线索,前往嫌疑人的住所进行调查。
1.2 恐怖的阁楼:罪证如山
当民警们进入嫌疑人的住所时,眼前的景象让他们毛骨悚然。床头铺满了女性的衣物,床头柜里塞满了上百件穿过的女性内裤。
更令人震惊的是,在一个上锁的大衣柜中,警方发现了十几个巨大的玻璃樽,里面浸泡着被割下的女性 乳 房和 阴 部组织。此外,还有一个用铁丝制作的女性模特,身上披着多块缝合起来的人 皮。
这个场景与警方多年来一首在调查的系列杀人案高度吻合。警方立即意识到,他们可能己经找到了那个让整个广州市陷入恐慌的"雨夜屠夫"。
随后,警方对现场进行了全面搜查,发现了更多令人发指的证据:受害者的身份证、首饰、衣物等个人物品,以及一本详细记录犯罪过程的笔记本。
在笔记本中,凶手详细记录了每一次作案的时间、地点、受害者特征、作案手法以及自己的心理感受,甚至还包括如何处理尸体的细节。
1.3 恶魔现形:罗树标的真实面目
经过调查,警方确认犯罪嫌疑人名叫罗树标,1954年8月20日出生于广州市一个普通工人家庭。他曾因盗窃多次被劳教和判刑,1987年刑满释放后从事个体运输工作。
罗树标被捕后,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他承认,从1990年2月至1994年9月期间,他在广州市连续作案19宗,杀害了18名年轻女性。
罗树标的作案手法极其残忍。他通常会在雨夜或深夜时分,驾驶一辆0.6吨的小货车在街头寻找目标。他的目标多为外地来广州打工的年轻女性,尤其是站 街 女。
罗树标会以搭载顺风车或提供工作机会为借口,将受害者骗上车,然后带到偏僻处实施强 奸和杀害。他不仅会在受害者死后进行 奸 尸,还会割下她们的 乳 房、外 阴 等部位,带回家中保存。
这些被割下的人体组织被罗树标浸泡在玻璃樽中,摆放在他的阁楼里。他还会用铁丝制作女性模特,将受害者的皮肤缝合在模特身上,供自己欣赏和发 泄。
二、罪恶开端:从小偷到连环杀手
2.1 童年阴影:扭曲人格的形成
1954年8月20日,罗树标出生在广州市一个普通工人家庭。他的父母都是本分的工人,但罗树标从小就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性格特点。他性格孤僻,不喜欢与人交往,经常一个人躲在角落里发呆。
在学校里,罗树标是个让老师头疼的学生。他学习成绩差,经常逃学,还喜欢小偷小摸。从初中开始,他就开始偷窃同学的文具、书本等小东西。
"这孩子从小就手脚不干净,怎么打都改不了。"罗树标的父亲在接受警方询问时无奈地说。
罗树标对自己的童年经历并不满意。他曾在日记中写道:"我从小就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我不喜欢和其他孩子一起玩,我更喜欢一个人待着。^天-禧¢小¢税.枉- \首\发′"
这种孤僻的性格和不良行为习惯,为他日后走上犯罪道路埋下了隐患。
2.2 犯罪生涯的开始:从盗窃到杀人
1974年,年仅20岁的罗树标因盗窃被劳动教养两年。这是他第一次与法律打交道,但这次经历并没有让他改过自新,反而让他在劳教所里结识了一些不良分子,学到了更多犯罪技巧。
1977年初,罗树标刚刚被解除劳教不久,就再次犯下了严重的罪行。他潜入广州市家电研究所盗窃,被女事主冯丽云发现。
为了不被发现,罗树标残忍地杀害了冯丽云。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