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53章 从死刑到死刑:孙小果案

。他们为了让儿子获得较轻的刑罚,不惜采取各种非法手段,严重破坏了司法公正。

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2007年的再审判决,成为了孙小果"重生"的关键一步。从死刑到死缓,再到有期徒刑二十年,孙小果的刑期被一步步缩短,最终通过多次违法减刑,他在实际服刑仅十二年零五个月后就出狱了。

这一系列司法操作,不仅严重损害了司法公信力,也让被害人及其家属感到极大的不公。他们眼睁睁地看着凶手一次次逃脱应有的惩罚,心中的痛苦和愤怒可想而知。

七、法网恢恢:保护伞的覆灭

7.1 全面调查:中央督导组的介入

2019年4月,中央扫黑除恶第20督导组进驻云南后,将孙小果案作为重点案件进行督办;5月,全国扫黑办又将该案列为挂牌督办案件,并派大要案督办组赴云南指导督促案件办理工作。

在中央督导组的督促下,云南省各级司法机关开始对孙小果案进行全面调查。这次调查不仅针对孙小果本人的犯罪行为,还深入追查了背后的"保护伞"和腐败问题。

"政法机关对孙小果涉黑涉恶团伙犯罪展开调查的同时,纪检监察机关也成立专案组与政法机关协同办案,深挖背后的'保护伞'和涉黑涉恶腐败问题,对涉及的一百多名公职人员进行了审查调查。"

这次调查的范围之广、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它不仅针对孙小果出狱后的犯罪行为,还回溯到了1994年的第一次犯罪,以及中间的多次司法操作。通过全面深入的调查,案件的真相逐渐浮出水面。

7.2 保护伞落网:19名涉案人员的审判

2019年12月15日,云南省玉溪市中级人民法院、玉溪市红塔区人民法院、玉溪市通海县人民法院以及曲靖市沾益区人民法院、红河州个旧市人民法院、文山州文山市人民法院、大理州洱源县人民法院、德宏州芒市人民法院分别对19名涉孙小果案公职人员和重要关系人职务犯罪案公开宣判。

这19名被告人包括孙小果的母亲孙鹤予、继父李桥忠,以及云南省司法厅原巡视员罗正云、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原专职委员梁子安、云南省监狱管理局原副局长朱旭等。

"对昆明市五华区城管局原局长李桥忠(孙小果继父)以徇私枉法罪、徇私舞弊减刑罪、受贿罪、行贿罪、单位行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九年。对孙鹤予(孙小果母亲)以徇私枉法罪、徇私舞弊减刑罪、行贿罪、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十年。"

这些判决充分体现了法律对腐败行为的严厉打击,也彰显了党中央扫黑除恶、反腐倡廉的坚定决心。通过对这些"保护伞"的依法惩处,司法公正得到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得到了彰显。

7.3 公正审判:司法正义的最终实现

孙小果案的再审和对"保护伞"的审判,是中国司法公正的重要体现。它表明,无论犯罪者的背景有多深、势力有多大,只要触犯了法律,最终都难逃法律的制裁。

"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既不允许有法上之权,也不允许有法外之人。任何人无视法律尊严而公然实施践踏法律的行为,必将受到法律的惩处。"

孙小果案的处理过程,也是中国司法体制改革的一个缩影。它推动了司法责任制的落实,加强了对司法权力的监督制约,促进了司法公正和司法公信力的提升。

通过这起案件的处理,中国司法机关向全社会传递了一个明确信号: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挑战法律权威、践踏法律尊严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这对于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八、反思与警示:孙小果案的深远影响

8.1 司法公正:法治建设的重要一课

孙小果案是一堂深刻的法治教育课。它让人们认识到,司法公正不仅关系到个案的处理结果,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和法治信仰。

"孙小果案的依法处理,是对司法腐败的坚决打击,是对司法公正的有力维护,也是对法治信仰的有效强化。"一位法学专家在评论该案时表示。

这起案件的处理过程,展示了中国司法机关勇于纠错、敢于担当的精神,也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能力。它告诉我们,法治建设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监督。

8.2 权力监督:防止腐败的制度保障

孙小果案的一个重要启示是,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防止权力滥用和司法

不想错过《大案要案详情录》更新?安装14看书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